初秋的早晨,鸡鸣天亮,赵武和父亲起床吃过早饭,穿戴好衣服(赵武提出本次出行因为是贩卖纸张,因此着装尤为重要,毕竟人靠衣装马靠鞍,所以父子两人也是特意梳洗一番,身着黑色袍服,脚穿赵武母亲亲自缝制的麻履,头戴布冠),赵武父亲带着赵武身后背着纸张,两人一起骑马直奔县里而去。。。
一炷香的时间,父子二人已经到了县里,按照之前商议好的计划,两人直奔最大的商铺“甄式丝绸商行”而去,二人约定好期间售卖由赵武一个负责,而赵武的父亲只是扮演马夫角色,在商铺外面等候(之前赵武和父母便已经沟通确认过,本地最大商铺就是“甄式商铺”,而甄式商铺经营范围广泛涉及粮食,布匹,丝绸,马匹,铁器等行当,在本县就以甄式丝绸商行为主要经营点)。
赵武进入商铺之后,大声喝到:管事何在?叫喊两遍之后,只听商铺内堂之中传来急促的答复声音:客户久等了,老夫甄铜便是此处管事,只见管事甄铜一边答复一边也是急忙走来迎客,到了之后管事甄铜先是由上而下大量了一遍赵武,由趁着间隙看了一眼商铺外面牵马站立的赵武父亲,心中便有了一番计较,暗道:这小孩童身穿袍服头戴布冠,脚穿麻履,身后还有马夫,看来是个大户人家的公子,得好生招待一番,不得怠慢。
不等管事甄铜问询,赵武又是先声夺人,你们甄式商行就是这样怠慢客户的吗?我都站了半天也没人招呼啊,管事甄铜一听,心中暗叫不好,连忙回答道:贵客息怒,您请上座,说完连忙招呼赵武到内堂喝茶谈事,赵武这一番呵斥,便已占据主动地位。
二人来到内堂之后,管事上了茶,便对赵武提问道:不知贵客今日登门有什么指教?赵武答道:今日有一桩天大的好事要与你买卖,说着赵武问到你可知道纸张?管家甄铜一听,“纸张?”公子说的莫不是能够书写文字的纸张?
老夫不才,在主家手中曾经有幸见过此物,赵武说道,知道便好。只见赵武从衣袖当中随意抽出一张卷好的纸张递给甄铜,甄铜连忙起身双手接过,仔细打量起来,时不时嘴里发出惊奇的叫声,真是好货,这纸张薄如蝉翼,光滑亮白(这里对比早起纸张暗黄颜色,赵武做出来的纸张相对亮白许多),而且剪裁得体,如果能够在上书写一番,字迹清晰的话,那这纸张绝对是上上佳品!
赵武接着说道,你可以用此书写试验一番,甄铜听到,连忙确认:公子可是真话?这纸如果书写上文字后可就浪费掉了,赵武回道:你且拿去试验,我这里还有很多。说完管事甄铜便拿来笔墨书写起来,书写完毕之后,甄铜轻轻吹干字迹,不一会一张写好文字的纸张便呈现出来,字迹干净,而且纸张没有任何污团、破损痕迹,绝对算得上一副佳品。
管事甄铜看向赵武,今日遇到公子的此等宝物,老夫真是三生有幸,不知公子还有多少此种纸张?毕竟在这个时代,市场虽有纸张出现,但是纸张的数量稀少,而且质量很差,好多纸张在书写文字的时候会受墨迹侵染发生“污团”和破损的问题,而赵武拿来的这个纸张明显好于市场上的货品。而且纸张制作向来是朝廷管制,一般贵族都不会拥有,这个纸张很有可能是朝廷流落出来的(汉末朝廷为了赚钱,买官卖官,私通铁器,盐等物资屡见不鲜,这时管事甄铜便以为这些是朝廷流落出来的)赵武答道:此种纸张本公子也不是很多,不知道你能出价多少?
管事甄铜听闻此言,心中反复计较一番说到:公子也知道,这纸张虽是好物,但是如果数量太少无法装订成册的话,也只能用作平常书信,值不了太多价钱,甄铜故意压低价格说道:一张纸也就价值500文(汉末一石米价大概200文)。
赵武假装怒道:什么?才500文?管事你要是不识货我也不会和你多费口舌,说罢,赵武便要起身而走,管事甄铜眼看赵武起身,连忙笑着回道:公子莫怪,老夫也是不常遇到此等宝货,要不您说个价?赵武心想,这管事肯定在压价,我可不能被骗,随即答道:一张纸作价1000文,少了不卖。
管家甄铜故作迟疑道:公子,这价也太高了,您这纸张如果数量如果多些,我还能赚些,您的纸张数量如果太少,肯定不值这个价钱。赵武笑道:你要多少纸张?管家甄铜答道:如果您能拿出百张以上这种成色的好纸,那老夫我便可做主,每张纸作价1000文一张与您成交。赵武笑道:百张纸不难,你去唤我家丁前来,他手里便有你要的纸张,言罢,自顾喝起茶来。
管家甄铜随即去店铺外将赵武父亲叫了过来,当赵武父亲看见赵武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