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热情但是最后赵武所说的民兵每月还要给响钱,赵武父亲很是不解,此事县令可没答应过说给钱财支持啊?
赵武为父亲解惑道:这部分钱财由我们家来出,一个人每月二百文并不多(差不多1石粮的价值),咱们家还是能够承担的起。这样做是为了能够保持团练百姓凝聚力。这样一说赵武父母也都明白了赵武的用意,纷纷点头认可了赵武计策。
实际上赵武这里也有一些私心没有和父亲说出来那就是:自己招募团练的百姓,每月由赵家给他们下发饷钱粮食,这样他们就能够明白是赵武一家在给他们发钱粮,而不是县里给他们发钱粮,久而久之,这团练民兵的向心力就全部凝聚在赵家,而不会听命于其他人,成了他人的嫁衣这种苦果。
等到赵武和父亲商议完毕,第二日可苦了赵武,这发布的告示纸张倒是管够,可是纸张内容由谁抄写可犯了难,赵家一个能说会写的先生都没有!(这时赵武想起之前和中山郡甄逸交谈过,甄逸答应派遣教书先生来赵家的事情,也该派人催催,不至于现在会写文字的人也没有)。
最后还是赵武父亲去村长家请村长写了一份告示,但是村长也是年老眼花,眼睛着实看不清勉强写了一份就写不下去了,最后的百份告示全部是赵武自己抄录完成(字迹大致能让人看懂,但是字体美观程度就有些惨不忍睹了),还得自己晚上吃饭都拿不起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