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先生,你看直到现在为止,宗人府里圈了多少位阿哥了,大阿哥胤禔,二阿哥胤礽,四阿哥胤禛,八阿哥胤禩,十三阿哥胤祥,十四阿哥胤禵。整整六位,都是年富力强的皇子,曾经都在逐鹿的战场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金枝玉叶。”
“若是选择一个权欲心重的,心狠手辣的继承人,谁能容得下他们!”
李言侃侃而谈,厚颜无耻的说道:“至少,我会让他们平平安安的活到老,其中有些人,在合适的时候,在他们心态转变后,还会放出来,为朝廷做贡献!”
李言自有自己的打算,等自己登基了,权力稳固了。
这些人,不能让他们天天白吃饭不干活,得放出来拉磨,为大清国的发展尽一份力,自己也能在宫里安享幸福生活。
邬思道疑惑的说起了一个问题:“四爷和八爷也就罢了,那十四爷远在西北,竟然神不知鬼不觉的出现在昨天夜里,时间都卡得这么准备,实在让人觉得匪夷所思啊?”
“这几个人,快马从西北到京里,这千里迢迢的,就得十天八天。再加上这么多军队,至少要一个月之前开始动身,粮草辎重一路隐芥藏形,那么多的关卡暗探,非有通天的大手从中摭掩而不可为之啊!”
“哈哈哈,天机不可泄露,先生你就别较这个真儿了!”李言神色怪异,伸出一根手指,指了指天空,眼神满含笑意的说道。
“啊!...”
“哈哈哈...”邬思道瞬间明白了李言的意思,心照不宣的大笑起来!
两人都知道,必然是康熙皇帝亲自出手,给老十四制造了一个当天晚上出现在bJ城里的机会,不然,谁还有这么大的能耐和胆魄。
老十四算是被阴了,不过谁让他内心不定,贪欲做崇,野心膨胀。康熙一样给李言创造了时机,吸引李言出手。
可李言却能坚守本心,堪破迷障!
说到底,技不如人,愿赌服输...
康熙要挑得是一个大清万里江山的优秀继承人,而不是一个道德上豪无瑕疵的圣人君子。弱肉强食,做为皇帝,也未必不明白这个道理。
李言能识破迷局,做出最正确的应对选择,这说明李言的眼光格局智慧能力要超过其它皇子,就凭这一点,也是最合格的继位人。
大浪淘沙,李言成为最后的胜者,心安理得!
两人对于康熙都是发自内心的钦佩,临了临了,还给世人留下了惊鸿一现的璀璨光芒,展示出了千古一帝的无限风采!
...
第二日上朝的时候,康熙宣布,因为身体原因,以后除了每周一次小朝会,两周一次大朝之外,取消原本每天都要举办的早朝。
由太子监国,在乾清宫边上的勤政殿内,设立一处办公地方,太子每日在此和各部门大臣商议处理日常政务。
张廷玉和马齐这两个上书房大臣官复原职,辅助太子理政。
从此,李言每日天不亮就要起床赶往宫里,代皇上审阅奏折,并提出批示意见,最后两位中堂看过无误,则可下发执行!
虽然皇上有过交待,朝中诸事,李言可和上书房大臣商议过后,即可施行,不必再请示汇报,一来麻烦,二来也影响康熙修养身体。但李言可是见多识广的人,别说自己本身权力欲望就不重,就算贪恋权势,也不可能犯这样的低极错误。
这人只要掌握了权力,活一天,便离不开,若是李言真的相信,自己随意处置了,恐怕康熙就会感到受不了。
反正康熙也只有半年时间了,李言也不必在费什么心思了,不管康熙和朝臣怎么说,自己依然我行我素,每天将处理的奏折中的大事小情,在下午去看望康熙的时候,一一汇报请示。
有时候康熙兴致来了,会给出意见,点评哪里处理的妥当,哪里不太合适。大多时候不置一词,甚至还有的时候,李言说到一半,康熙便睡着了的情景。
每当这个时候,李言都取过毯子给老爷盖上,然后在一边默默的陪着,有时候看看奏折,有时候想想处理的公务有什么不到位的地方。
总之,拌演了一个孝子贤君的典范,八十八拜都过了,也不差这一哆嗦了!
李言的表现让康熙非常满意,父子君臣二人相处得融洽,朝中群臣也都放心了,更是一心一意的围绕着李言,将国事打理的井井有条!
这一天,朝中的事务较少,都处理完后,向康熙请过安,被康熙赶了出宫后,李言带着护卫七拐八折的,来到了一个偏僻的小院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