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大郎站在铁匠铺中央,火光映照在他脸上,明明灭灭,如同他此刻起伏不定的心绪。
新式武器的雏形就摆在眼前,散发着冰冷的金属光泽,昭示着威力。
可武大郎却高兴不起来,这玩意儿就像个吞金兽,光打造这一件就几乎掏空了库存,更别提量产装备军队了。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足够的技术人才,一切都是空谈。
他烦躁地抓了抓头发,这古代招人可比现代难多了。
想当年,他一个电话,各路精英人才挤破头都想进他的特种部队。
现在倒好,他这个北宋之主,振臂一呼,应者寥寥。
铁匠铺里,叮叮当当的打铁声仿佛也蒙上了一层焦虑的色彩。
空气中弥漫着铁屑的味道,夹杂着汗水和焦灼,让人喘不过气。
武松见状,拍了拍武大郎的肩膀,安慰道:“哥哥,别愁眉苦脸的,总会有办法的。”
“唉,难啊!”武大郎长叹一口气,“咱们这缺的可不是一两个铁匠,是能搞研发的人才!得懂理论,会实践,还得有创新精神,上哪找这种全能型人才去?”
这难题就像一座大山,压得武大郎喘不过气。
他深知,在冷兵器时代,科技的进步就是战斗力,没有科技支撑,梁山迟早会被朝廷大军碾压。
这北宋的社会风气,也让武大郎头疼。
读书人一个个都想着金榜题名,吟诗作对,谁会看得上他这“奇技淫巧”?
那些有点手艺的工匠,也抱着祖传手艺敝帚自珍,生怕被别人学了去。
更别说那些饱读诗书的学者,更是视科技为旁门左道,避之不及。
“哥哥,你看,是不是沈括和毕昇?”武松指着远处走来的两人,低声说道。
武大郎眼睛一亮,沈括?
毕昇?
这两个可是北宋科技界的扛把子啊!
要是能把他们招揽过来……
他心头涌起一丝希望,立刻整理衣衫,大步迎了上去……
武大郎快步上前,脸上堆起热情的笑容,可还没等他开口,沈括就摆了摆手,语气带着几分疏离:“陛下,我们来只是看看这新式火器,。”
“别啊,沈先生,毕先生,你们可是我们大宋科技界的顶流啊!我们大宋正需要你们这样的人才!”武大郎连忙劝说,语气诚恳,活脱脱一个三顾茅庐的刘备。
可惜,他的诚意似乎并没有打动这两位大佬。
毕昇摸着胡须,一脸为难:“陛下,老朽只会雕刻文字,这新奇玩意儿,实在不懂。”
沈括更是直接,眼里的好奇转瞬即逝,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不屑:“我等所学,乃是经世致用之道,而非这些奇技淫巧。”
武大郎心头一凉,这古代知识分子还真是死板!
他费尽口舌,各种“科技兴国”的道理都搬出来了,可人家就是不买账。
看着两人转身离开的背影,武大郎感觉自己就像一个在街头卖力吆喝的推销员,却没人捧场,说不出的憋屈。
接下来几天,武大郎又尝试了各种方法招募人才,请人吃饭,开出高薪,甚至还亲自跑到工匠家里去游说。
结果,他就像一个四处碰壁的无头苍蝇,不是被人当成骗子赶出门,就是被当成傻子嘲笑。
看着一个个潜在的人才转身离开,时间仿佛也在嘲笑他的努力,急迫感和失落感充斥着他的内心,压抑的氛围让他的脚步愈发沉重。
“哥哥,看来硬来不行啊。”武松挠了挠头,他虽然勇猛,但对于招人这种事也是一窍不通。
“看来得换个思路。”武大郎眯起眼睛,嘴角勾起一丝狡黠的笑意,“既然他们对科技的潜力视而不见,那就让他们亲眼看看科技的力量!”
第二天,校场上,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成果展”拉开了帷幕。
武松扛着新式火枪,对着靶子就是一通扫射,巨大的轰鸣声震得地面都有些颤抖,硝烟味弥漫开来。
林冲手持改良过的连弩,一箭射出,三支箭矢精准命中靶心。
鲁智深更是夸张,直接抡起一柄新式战锤,一锤下去,地面都被砸出一个坑。
围观的工匠们被眼前的景象惊得目瞪口呆,他们从未见过如此强大的武器。
火器的轰鸣,连弩的迅猛,战锤的威力,无不冲击着他们的认知。
原本死气沉沉的校场瞬间沸腾起来,他们窃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