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尽于此,多说无益。
看李昭还在愣神,姜逸轩拍了拍他的肩膀,语气颇有点语重心长的意味:“你好好想想吧,好的结果,是靠我们自己去争取的。原本我也以为我配发配到漠北,这辈子也就这样了,可到了漠北我发现自己并不想认输,而且现实也不允许我认输。事实证明,只要大胆去做,就有翻身的可能!你先回去训练吧,想清楚了,到书房来找我。”
说完,他不再多言,阔步走出大殿。人已经找到了,也懒得去练武场了,便径直回了书房。
打仗不能光靠一身蛮力,还得讲究策略。姜逸轩少时看到书就困,也就看兵书时精神抖擞。自从去了漠北,他除了每天坚持训练,不断挑战更强的自己,更是兵书不离手,有时甚至读得废寝忘食。
现在当了将军,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责任也更大了,自然要比以往更加勤奋。
程家世代习武,根基深厚,且程尧怎么说也是个身经百战的老将军,要想跟他斗,姜逸轩知道自己还差得远。
书房里光线有些昏暗,他点了一盏油灯,在灯下研读一本《战阵天章》,这是太宗启元帝时期最负盛名的军事家龙策老前辈所主持编着的。自问世以来,就被列为兵家必读之书。历经了历朝历代,后人又对其不断地进行整理编订,内容更加丰富完善。
书中详尽地记载了南蜀国自成立以来的大大小小的战役,无论是抵御外敌的外战,还是内部纷争的内战,亦或是振奋人心的胜战、令人痛心的败战,皆一一收录其中。摊开泛黄的竹简,仿佛能看到里边的斑斑血迹,闻到那战场上弥漫的滚滚硝烟。
姜逸轩全神贯注地研读着,犹如置身于那一场场惊心动魄的战役之中。他一边从书中总结经验和教训,一边结合自己打过的战役来进行反思,如此一来,他能更好地清楚自己用兵的强项和薄弱之处。
不知不觉,天已经黑了。昔日里拿书就困的少年,如今往书房里一坐就是一整天,连晚膳都错过了。
周厉回府听下人说姜逸轩在书房里待了一天,晚饭还没有吃,骂骂咧咧地去厨房给他煮了一碗面,给他端到书房去。
到了书房门口,他手上端着面不好敲门,最主要的也还是姜逸轩用起功来废寝忘食的魔怔行为让他不悦,干脆一脚将门踢开,大咧咧地走进去,“嘭”的一下把面搁在姜逸轩面前的桌子上。
姜逸轩吓了一跳,抬头瞪了他一眼,语气似责怪似揶揄:“没大没小的!”
这里没有旁人,周厉也不在意那些虚礼,伸手拍了一下他的脑袋:“比我还小几岁,在这充这么老大呢?”
姜逸轩笑了笑,故作严肃地板着脸:“你别忘了,我可是将军,你是我的副将,你说谁是老大?”
周厉气得捶了一下他的胸口,粗着嗓子喊:“赶紧吃饭吧,大将军!人是铁,饭是钢,把身体饿出毛病了我看你这一肚子的兵法也没有用武之地。”
“你咒我呢?”
“我提醒你!”
两人斗起嘴来跟在北境那会儿似的,幼稚得可笑。也只有在这个时候,姜逸轩才会觉得轻松一些。
他暗叹,幸好,从北境到漠北,又从漠北到岭南,他的身边一直有周厉这么一个朋友陪着。
趁他吃面的功夫,周厉拿起他研究了一下午的那本《战阵天章》看了几眼,全是些密密麻麻的字。他大字都不识几个,看了只觉得眼睛疼。于是又把它扔在一边。
“今天那小子你认识?”
姜逸轩往口中送了一口面,含糊不清地“嗯”了一声,抬眼看着周厉,用眼神问他怎么了。
“他是谁?”
姜逸轩将口中的面咽下去,舔了舔嘴唇,淡淡地答道:“一个故人。”
周厉漫不经心地哼笑一声:“你的故人,家里怎么也得有个五品以上的爹吧?”
“确实,他父亲现在任刑部左郎中,”他瞥了周厉一眼,“你到底想说什么?”
“我试了他的根骨,起码有十年的武学功底,怎么会沦落到这岭南来?还是最下等的士兵。”
“得罪了人呗。”
“他那老实巴交的,能得罪谁?”
姜逸轩勾了勾唇,淡淡地说了一句:“林贵妃。”
“哦,原来如……”
“此”还没说完,周厉惊得瞪大双眼,“谁?林贵妃?他怎么会得罪林贵妃?”
姜逸轩一边进食,一边把李昭今日说的大概给周厉讲了一遍。听完,周厉眼睛都直了,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