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琰算是彻底无语了,外面那些人到底为什么会觉得他们的陛下沉稳谦逊、贤德仁厚?这分明就是一个没脸没皮的流氓无赖!
看他不说话,萧启更加没脸没皮地说:“算我求你了,你也不想看着这天下大乱是不是?你若帮我度过这个难关,除了离开我,什么条件我都答应你!”
萧琰转过身来,垂眸打量了一番他的下半身,脸上似笑非笑,那意思不言而喻。
他本是存心想恶心一下萧启,谁知那人却满不在乎地耸耸肩:“可以,反正你也不是没做过,我无所谓,你想现在来都行!”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到嘴的肥肉不吃白不吃,萧琰扯掉刚穿好的衣服,猛地朝那人扑过去……
程钰自那天放下狠话之后就没再来过,陛下也没有再传唤他去受审,只差人把纸笔带到狱中让他写了一份供词,签字画押之后这案子就算了结了。
他在阴冷的牢狱中日复一日地煎熬着等待判决。
就这么过了一个月,临安城迎来了今年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
最终的审判结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本该判斩的姜逸轩竟然连流放都逃过了,陛下竟然只是下诏查封了姜府,把姜逸轩贬为庶民。
判决一出,立刻在朝堂上掀起了轩然大波,郑黎安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陛下,姜逸轩强闯地牢寻私仇,又刺伤了郎中令,此人行事如此狂悖,藐视君威,枉顾律法,其心可诛啊!若是就这么轻饶了他,难免令更多人滋长不臣之心啊!请陛下三思!”
“太尉大人所言极是!”
郑黎安话音刚落,又一个大臣站了出来,众人寻声望去,此人是苏晖,原兵部侍郎,先前他儿子设计谋害姜逸轩,被当众斩首,他也被贬为庶民。
萧启上位之后,念及他为朝廷效忠多年,唯一的儿子也死了,到老了反倒无依无靠。虽然他曾是萧琰的人,但此人的能力萧启还是认可的,便把他召回来,现在继续留在兵部当差。
这整个朝堂上,要说最恨姜逸轩的,恐怕不是程尧,也不是郑黎安,而是苏晖。他的儿子因姜逸轩而死,他对姜逸轩可谓恨之入骨!这也是萧启将其召回的原因之一。
他站出来迎合郑黎安,持着笏板行了一礼,苍老的身躯有些佝偻,语气急切:“陛下,前御史大夫姜云正是仗着先皇宠信,滥用权力,把持朝政,甚至做出陷害先王那等大逆不道之事!而如今其子姜逸轩更是目中无人,狂傲自负,若继续将其留在世间,唯恐其祸乱四方啊!请陛下三思!”
萧启对此并不意外,若是苏晖闷不吭声他反倒奇怪了。
历代帝王惯用制衡之术,萧启也不例外。姜逸轩身为岭南统领,掌管十五万大军,权势滔天,风头比当年的程尧和姜云还盛。他生性又狂傲,若是纵容他如此顺风顺水地发展下去,只怕将来再也奈何不了他。
光是程尧是压制不了他的,所以萧启有意无意地在朝中安插了一些与姜逸轩对立的人,或多或少可以扼制一下姜逸轩的锐气。
而苏晖,就是他安插进兵部牵制兵部侍郎李昭的。李昭是姜逸轩举荐的,有了苏晖的牵制,李昭要想为姜逸轩办事也是困难重重。
如今姜逸轩栽了跟头,苏晖自然不会放过这个难得的机会为他儿子报仇。
他把姜逸轩的危害说得如此夸张,鼓舞了那些原本想说但又不敢多言的人,大家纷纷交头接耳地议论。
正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当初姜云好歹没嚣张到明面上来,只敢在背地里耍阴招。而现在,姜逸轩不过及冠的年纪,行事作风便如此张扬跋扈,连身经百战的护国将军程尧也败在他的手中,若不将其斩草除根,只怕将来他东山再起,定会把这天下搅得天翻地覆!
众人越说越心惊,好像姜逸轩突然间变成了洪水猛兽,他不是征战杀伐的将军,而是阴间的厉鬼,是杀人不眨眼的妖怪,也是吃人嗜血的恶魔!只要他一息尚存,整个南蜀国就岌岌可危!
但是他们却忘了,如果没有姜逸轩,如今坐在龙椅上的就不是他们眼中仁厚贤德的萧启,而是阴鹜乖张的萧琰。若不是他率着岭南军与北燕人浴血厮杀,整个北境十三州早已落入敌寇之手,就连临安城恐怕也会动荡不安!
正是他们口中嚣张跋扈的竖子带着军队身陷重围,抛头颅洒热血地抵抗敌军,九死一生,才保住了他们在京城的安然无恙,让他们有了勾心斗角的机会。
可这些人,现在个个站出来要杀他,更有甚者,请求陛下将他五马分尸,曝尸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