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詹姆斯的多元智慧启迪
阳光透过图书馆高大的落地窗,洒在林立的书架间。苏瑶穿梭其中,最后在一个角落找到了关于威廉·詹姆斯的研究着作。她轻轻拂去书上的薄尘,坐到窗边的位置,准备汲取这位心理学与哲学大家给予人生成长的智慧养分。
威廉·詹姆斯,美国机能主义心理学派的创始人之一,他的实用主义哲学思想在心理学领域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苏瑶首先接触到的是詹姆斯关于意识流的观点。他认为意识并非是零散的片段,而是像一条连续不断的河流,这一独特见解打破了以往人们对意识的刻板认知。
苏瑶联想到自己日常的思维活动,那些看似毫无关联的念头、回忆和想法,其实就如同意识流中的一个个水滴,相互交融、流动。在创作绘画作品时,她常常任由思绪飘荡,从脑海中浮现的儿时故乡的风景,到刚刚在街头看到的陌生人的微笑,这些看似跳跃的元素最终汇聚成一幅幅充满生命力的画作。詹姆斯的意识流理论让她明白,这种自由流动的思维方式是人类创造力的源泉之一,不应被束缚。
詹姆斯强调经验在知识形成中的关键作用。他主张真理是对人类有用的观念,是在实践中不断验证和发展的。这一观点让苏瑶重新审视自己的学习和成长过程。她回想起曾经学习绘画技巧时,单纯地死记硬背理论知识并没有带来太大的进步,反而是在一次次实际的绘画尝试中,不断总结经验,才逐渐掌握了色彩的搭配、线条的运用等技巧,画出的作品也越来越生动。这正如詹姆斯所说,知识不是凭空存在的,而是在与现实世界的互动和经验积累中构建起来的。
在探讨自我概念时,詹姆斯提出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精神自我的划分。苏瑶细细思索,物质自我涵盖了个人的身体、财产等物质层面的东西,这让她意识到自己对健康的忽视。过去为了追求艺术梦想,她常常熬夜创作,忽略了身体的需求。社会自我则涉及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苏瑶想起曾经因为一次画展上观众的负面评价而陷入自我怀疑,情绪低落许久。而精神自我是个人内心深处的价值观、信仰等核心部分,这是她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始终坚守的绘画理想。
通过理解詹姆斯的自我概念,苏瑶明白要平衡好这三个层面的自我。不能只专注于精神追求而忽视物质自我的健康,也不能过分在意社会自我带来的外界评价,而失去精神自我的坚定信念。
詹姆斯还关注情绪与身体反应之间的关系,他提出情绪是对身体变化的知觉。例如,不是因为害怕而颤抖,而是因为颤抖才感觉到害怕。这一观点让苏瑶在面对负面情绪时有了新的应对思路。当她感到焦虑时,不再只是陷入消极的情绪旋涡,而是尝试通过改变身体状态来调整情绪,比如进行深呼吸、伸展运动等。
合上书页,苏瑶心中满是收获。威廉·詹姆斯的心理学与哲学智慧,从意识流到经验论,从自我概念到情绪理论,为她的人生成长提供了多维度的思考视角。这些智慧如同明亮的灯塔,照亮了她在艺术追求和个人成长道路上前行的方向,让她更加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不断探索和塑造更加完整的自我。
:()每天读百位世界顶级哲学心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