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灵性。”
随后,虞朝也安定下来。
而当时,还留在随州的伊祁柱和李姚两人又开始讨论了一番乐理:
伊祁柱沉思片刻后说道:“李兄,此次成功虽在意料之中,然吾等不可止步于此。乐理之道浩瀚无垠,尚需探索更多。”
李姚深以为然,抚须应道:“伊祁兄所言极是,弟亦有同感。”
恰逢此时,远方传来一阵悠扬的笛音,那曲调空灵婉转,似诉说着无尽思念。二人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好奇之色。顺着笛音寻去,只见一白衣少年独坐于溪边巨石之上吹奏。
待少年一曲终了,伊祁柱上前拱手问道:“小友方才所奏之曲甚是奇妙,不知可有何渊源?”
少年起身回礼,笑道:“此乃家传之曲,晚辈偶感思乡之情,故而吹奏。”
伊祁柱和李姚听闻此言,心中一动。他们向少年请教曲中的一些独特技法,少年也毫不藏私地分享。受此启发,伊祁柱和李姚决定再次闭关创作。
数月之后,一首融合了新技法与新理念的乐曲诞生,一经问世,再度震惊乐坛,成为传颂千古之名曲。
“我们再改良这首曲子吧!”
于是两人继续改良这一首曲子,直至达成一致。
突然,伊祁柱拿出一把自制的奇特乐器,形似长笛却多了几个孔窍。他吹奏起来,声音空灵悠扬,似山间清泉流淌,又如林间鸟儿轻啼。李姚听得出神,待一曲终了,赞道:“此曲只应天上有,兄台真是大才。”
伊祁柱谦逊一笑,“这乐器是我参照古谱改制,还未尽善尽美。”李姚接过乐器把玩,眼中满是好奇与喜爱,“若经改良,此乐器必能成传世之作。”
之后数天,二人不断交流改进乐器的想法,并尝试谱写这一首闭关而出的曲子。
随着时日推移,伊祁柱与李姚合作的新乐曲逐渐成型。他们决定举办一场小型演奏会,邀请随州城中的文人雅士前来欣赏。
当日,宾客齐聚一堂。伊祁柱与李姚携手走上台前,手中拿着那把经过多次改良后的奇特乐器。伊祁柱深吸一口气,率先吹奏起前奏,那空灵的声音瞬间弥漫整个场地。紧接着李姚加入其中,用一种特制的敲击器具打着节拍,两者配合得天衣无缝。
台下众人听得如痴如醉,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一曲终了,满堂喝彩。此时,一位老者站了起来,激动地说:“此乐融合古今之长,实乃稀世佳作,当流传千古。”众人纷纷称是。
伊祁柱与李姚相视一笑,他们知道,通过这次合作不仅创造出美妙的音乐,更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
此后,他们将这份乐谱记录下来,分发各地,使得这种独特的音律风格开始在各地传播开来,而他们的名字也永远留在了随州的文化史册之上。
随着这首曲子的传播,越来越多的人知晓了伊祁柱和李姚的大名,也让随州这个地方因为音乐而声名远扬。
而他们两人之间的友谊,也如同这乐曲一般,和谐美妙,成为一段佳话流传于虞朝大地之上。
后来,他们都在随州再次演奏这一曲。
当他们歌曲奏响之日,竟然有凤凰出现!
众人皆惊,以为祥瑞降临。伊祁柱与李姚更是惊喜万分,他们没想到自己的乐曲竟能引来凤凰。凤凰在空中盘旋许久,最后落在了舞台一侧。它眼神灵动,似通人性。
这时,伊祁柱鼓起勇气走向凤凰,凤凰并未闪躲。伊祁柱轻声问道:“不知凤君为何而来?”凤凰竟口吐人言:“汝等所作之曲,蕴含天地灵气,吾闻之甚悦,特来相贺。”
众人听闻,更加惊叹。凤凰接着说道:“此曲若传至京城,必受天下人喜爱。”
众人见凤凰现世,皆惊为天人。伊祁柱心中暗念,此乃祥瑞之兆,定是上天认可了这曲子所蕴含的和谐与美好。
此后,消息传入宫中,虞朝第九君主奚仲李任闻之大喜,传召他们入宫演奏。
伊祁柱和李姚对视一眼,心中一动。随后,他们决定带着乐谱前往京城。
于是一些随州人民也随着他们一同前往虞朝都城杭州余杭。
到达京城后,虞朝的文武百官听闻此事,纷纷前来迎接。
二人演奏一番,皇帝羿奚仲李任龙颜大悦,当即封他们为宫廷乐师,命其专为宫廷谱写乐章。
而那首有凤凰相伴的乐曲,被命名为《韶》,每逢重大节日便会奏响,伊祁柱和李姚之名也传遍了整个虞朝,他们的音乐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