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目光灼灼地望着陈叶。
陈叶深吸一口气,按照老者所说方法,闭目凝神,口中念念有词。
“七圣树的光芒呀!指引我前行吧!我是因为民众福祉而来!”
只见那阵法缓缓闪烁光芒,而后竟真的打开一条通道。
陈叶满心欢喜向老者道谢后踏入其中。
“感谢!”
里面仿若仙境,奇花异树错落有致,中央有一颗巨大古树,树下便是那传说中的神奇种子。
种子晶莹剔透,散发着柔和的光。陈叶小心翼翼捧起种子,刚欲离开,却听见一阵悠扬乐声。
顺着声音走去,竟是一幅农耕图浮于空中,上面展现着各种古老而失传的耕种技法。
陈叶进入其中,找到了传说中的种子。然而,守护种子的神兽现身阻拦。
陈叶恭敬地向神兽行礼,说道:“神兽大人,我取得这种子只为造福百姓,并无私心。”
神兽口吐人言:“哼,空口无凭,多少人前来都是这般说辞。”
陈叶将自己多年来如何苦心钻研农事,如何不顾众人反对改良谷物之事一一诉说。神兽眼中闪过一丝动容,可仍威严道:“即便如此,这技艺也不可轻易外传。”
陈叶沉思片刻,拿出怀中刚刚得到的种子,递向神兽:“若神兽大人不信,我愿将这颗种子留下,只恳请让我记下这农耕图中的技法。”
陈叶向神兽诉说了来意,表示希望用这些种子拯救更多百姓。
神兽感受到他的诚意,竟主动让出种子。
“你一心为民,让我感动!”
神兽凝视陈叶许久,最终化为一道光影融入农耕图中。
陈叶大喜,知道神兽应允了。
他赶忙走近农耕图,全神贯注地记忆那些失传的耕种技法。待全部牢记于心后,农耕图渐渐消失不见。
陈叶赶忙取出纸笔记录下来,待记录完毕,周围景象渐渐消失。陈叶带着种子和宝贵的耕种技法返回村庄。
陈叶怀揣着满满的收获离开了此地。
回到家乡后,他用所学技法耕种,粮食产量大增,百姓们过上富足生活,他也成为了受人敬仰如同其父一般伟大的农人。
凭借这些,他不仅让粮食产量进一步提升,还教会村民们应对灾害的办法。
陈叶之名也如同其父一般,在虞朝传颂开来,父子二人皆成为推动虞朝农业发展不可磨灭的伟大人物。
陈叶带回种子,精心培育试种。
这种子果真神奇,不仅产量极高,而且不惧旱涝虫灾。很快,这种作物就在虞朝大面积种植开来。
虞朝的农业再次迎来大飞跃,陈叶之名也与父亲陈情并列,父子二人同被尊称为“虞朝农圣”,他们的故事永远在虞朝传颂。
消息传到宫中,此时在位的君主羿奚仲李任大为欣喜,欲重赏陈叶。
“爱卿有功,大大有赏!”
陈叶却只请求:“圣上,陈叶不需要赏赐,但愿将这种谷物推广全国,使百姓免受饥饿之苦。”
君主羿奚仲李任应允,“爱卿一心为民,封官职专门负责农事革新。”
陈叶不负众望,不断推陈出新。他还建立农学书院,广收学徒传授知识。
在他的影响下,虞朝涌现出众多优秀的农夫,国家粮仓充实,民生安乐。
而陈叶始终不忘父亲陈情的精神引领,常对着记载陈情事迹的史书感叹,希望自己也能如陈情那般成为流芳千古之人,激励后来者不断奋进。
一日,邻国狼神国听闻虞朝农业兴盛,便派使者前来交流学习。
陈叶受命接待,他毫无保留地分享经验成果。
使者归国后,依照所学大力发展本国农业,两国关系也因此日益交好。
随着时间推移,陈叶逐渐老去。
在他弥留之际,他将一生所着的农书和心得交给最得意的弟子台稷,叮嘱其务必传承下去。
多年后,虞朝遭遇罕见旱灾,许多庄稼颗粒无收。
然而,凭借陈叶及其先辈们留下的丰富农耕智慧,农夫们通过特殊灌溉法和耐旱作物种植,艰难地度过难关。
后世的农夫们愈发敬重陈叶以及他所代表的家族。人们自发地在各地建起祠堂纪念他,每逢耕种时节都会前去祭拜,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那位继承衣钵的弟子台稷更是谨遵师命,不仅将农书不断完善修订,还将书中知识传播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