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当时的颛顼帝,他本是个孤立主义者,所以历史上的颛顼绝地通天,命人断绝了一切形式的友好往来,甚至把成都天宫都斩断了,又命人把龙游石窟埋了,断绝虞朝和虞朝的地下城势力的往来。
历史上的颛顼帝属于虞朝中晚期君主,由于年代较晚,反而被记得清楚一些,所以说在虞朝的历史丢失了公开传播之后,他的年份反而不断地被提前了。
不过本书篇幅很长,颛顼属于虞朝的中晚期君主,在虞朝四十一君主之中属于第二十六个,所以说可能要到后面再来详细说颛顼帝的事情。
我们把视野回到虞朝第九君主羿奚仲李任时期。
话说这个羿奚仲李任虽说是不通文墨,除了自己的名字是一个字也不认识。
但是他也勇武善战,敢于挑战,同时也会承认错误,改正错误,也可以听取别人的意见。
同时也是虞朝第九君主羿奚仲李任时期,虞朝开始确定以推广善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虞朝的基础方针。
“推广善念!仁义礼智信!才是大道!”
对外战争方面,虞朝第九君主羿奚仲李任几乎没有发动过进攻其他的势力的战争,全都是防守反击战。
“珍爱和平!”
同时,他在位时期却又有一些势力主动归顺虞朝,通过不同的和平方式,由于虞朝日益壮大的影响力而主动投靠虞朝。
比如说曾经的长臂国在内乱爆发了之后,就投靠虞朝,后来又改成了孤竹国,从此以后成为虞朝的附属势力。
直到商朝时期,也忠心耿耿。
历史上的商朝,其实他们也是以虞朝自居的,不过为了方便划分,倒也不是不能叫做商朝。
周朝建立之后,大举毁坏历史,几乎所有的虞朝的历史丢失,而以虞朝自居的商朝也被去掉了虞朝之名。
所以说商丘,古时候本来叫做虞城。
“为了防止虞朝的延续,需要把虞朝的继承人改成商朝!”
周人毁书灭史,废虞立商,又把商朝写得残暴不仁不义。
“把这个纣王往死里抹黑!”
但是历史上从来没有什么商朝,商朝也是自称为虞朝。
甚至于历史上纣王也算是一个可以的受到民众爱戴的一个君主。
“商”一开始只是周人灭虞朝历史之后,给虞朝的继承者商朝时期的恶号,一开始只是个贬义词。
周朝乱改一通,甚至于把古文里的虞朝的字都改成了“商”,当然我们现在还能看到一些支离破碎的虞朝的记载,只是周人来不及改掉的。或者没有改完的部分。
《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篇中虞朝的“虞”字,就被改成商朝的“商”,周朝这一改可不要紧,好端端的虞朝就被掩盖。本来《尚书》中也有《虞书》、《夏书》、《商书》、《周书》四代记载。
比如说我们继续看这篇古文《春秋繁露.三代改制质》:
曰:周爵五等,春秋三等。春秋何三等?曰:王者以制,一商一夏,一质一文,商质者主天,夏文者主地,春秋者主人,故三等也。
主天法商而王,其道佚阳,亲亲而多仁朴;故立嗣予子,笃母弟,妾以子贵;昏冠之礼,字子以父,别眇夫妇,对坐而食;丧礼别葬;祭礼先臊,夫妻昭穆别位……
主地法夏而王,其道进阴,尊尊而多义节,故立嗣与孙,笃世子,妾不以子称贵号;昏冠之礼,字子以母,别眇夫妇,同坐而食;丧礼合葬;祭礼先亨,妇从夫为昭穆……
主天法质而王,其道佚阳,亲亲而多质爱,故立嗣予子,笃母弟,妾以子贵;昏冠之礼,字子以父,别眇夫妇,对坐而食;丧礼别葬,祭礼先嘉疏,夫妇昭穆别位……
主地法文而王,其道进阴,尊尊而多礼文,故立嗣予孙,笃世子,妾不以子称贵号;昏冠之礼,字子以母,别眇夫妻,同坐而食;丧礼合葬,祭礼先秬鬯,妇从夫为昭穆……
在这篇文章中的“一商一夏,一质一文”其实之中的商本来是虞字,后来被周朝改成了商字。
不信可以看下文:
“故天将授舜,主天法商而王,祖锡姓为姚氏,至舜形体,大上而员首……
天将授禹,主地法夏而王,祖锡姓为姒氏,至禹生发于背,形体长……。
天将授汤,主天法质而王,祖锡姓为子氏,谓契母吞玄鸟卵生契……
天将授文王,主地法文而王,祖锡姓姬氏,谓后稷母姜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