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元,家里来客人了。”
在村口遇见兆三。
“嗯,是的,我周老弟。”
兆元挑着东西继续向前走。
“今天买了这么一大块肉,我叫上李达文到你家喝酒不?”
兆三说。
“下次吧,今天我周老弟跟我有要紧地事要聊,不方便喔。”
兆元挑着东西继续往前走。
到了家门口。
“芳芳,我回来了,这是京都来的,在赤脚盆村当知青,我在路上碰上了,就邀请他到我们家吃完饭再回去。”
兆元一边说一边把东西放到堂屋里。
“周老弟,这是我孩子她娘林芳芳,这是我小女儿兆娜娜。”
兆元放下东西,把肉拿进厨房,就去看摇篮里的小女儿,顺带亲了一下小脸蛋。
“嫂子好,我叫周解放,来给你和兆哥添麻烦了。”
周解放说。
“不麻烦,你随便坐,就是没什么好东西招待你。”
林芳芳站起来走向堂屋,从堂屋里面的桌子上拿了一个杯子倒了一杯水递给周解放。
“谢谢嫂子。”
周解放接过杯子一饮而光,他确实渴了,连吃了几颗糖,精气神是回来了,喝完水,周解放算彻底活过来了,好像也不咳嗽了。
兆元打开堂屋后门,走进后园,拔了一颗卷心菜,几根胡萝卜及大蒜苗和葱。
回到家里,兆元开始洗菜,切菜做饭。
周解放也不闲着,坐在灶膛前帮着兆元烧火。
正忙着,兆招娣和兆来娣回来了。
“妈妈,我们回来了。”
“哎。”
林芳芳抬头应了一声,继续收拾堂屋,待会儿要在堂屋吃饭。平时没客人时就在厨房外的那张破四方桌上吃,现在有客人就到堂屋的大四方桌上吃。
两姐妹放下书包,看了看摇篮里睡着的兆娜娜。兆招娣就向厨房走去。
“爸,您回来了。”
兆招娣走到厨房门口看见兆元正在切菜。
“嗯,这是周叔,你和兆来娣过来见过周叔。这是我的大闺女,二闺女。”
兆元边切菜边说。
“周叔好。”
兆招娣叫道。
“爸爸,周叔好。”
兆来娣听见声音也走了过来。
“哎,哎。”
周解放应着。
“招娣,带着妹妹赶紧去做作业,我和周叔做饭。”
兆元说。
“好的,我们做作业去了。”
说着兆招娣和兆来娣搬了张桌子到天井边做作业了。
“周解放,你结婚了吗?”
兆元问道。
“还没呢,我这样子自己生活都困难,怎么找媳妇。”
周解放边烧火边说。
“你们村这几年也还好吧。咋这么困难呢。”
兆元说。
“别人没这么困难,就是我这身子骨,刚来时根本不知道干农活,前几年挣的工分少,分粮食就少,根本不够吃,后来长期吃不饱,身体更干不了活,就成了现在这样了。”
周解放说。
“你家有几兄妹,不能互相接济一下。”
兆元说。
“我还有个哥哥,在离这里几百里的地方当知青,父母也下放了,这几年我们都没有联系,根本不知道他们怎么样了。”
说着,周解放声音变得哽咽。
也不怪,这年头通讯不发达,主要靠写信,每钱一张邮票都是大开支。几年没回家的知青不在少数。
“周老弟,你明天有事吗?”
兆元说。
“明天没事。”
周解放说。
“你明天上午来我家,明天帮我去xxx厂送货,我一个人干不了。”
兆元说。
“好的。我明天上午过来,谢谢你,兆哥。”
周解放说着拨了拨火塘里的柴火。
很快兆元就炒好了菜,一个红萝卜炒肉,一个手撕包菜,满满的两大碗,另外留了两小碗不加辣椒的。
端菜上桌,准备碗筷。
“招娣、来娣做完作业了吗?吃饭了,周叔叔吃完饭还要回家。”
兆元一边端着饭锅走出厨房,一边说。
周解放拿着碗筷跟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