桌子方便大家放东西。座椅都是那种老式的硬座位。
郑自奇和兆元上车找到自己的位置,他们的位置是顺行的2人座。“郑厂长,我坐里面,路上我还得抓紧时间做点翻译活,新华书店崔得紧。”
兆元说。
“好的,你靠窗坐,我坐外面。”
很快对面座位上也来了两位穿着中山装的老者。
“对不起,请问我可以借用一下桌子不。”
兆元笑着跟对面的两位老者说。
“你用吧,我们没什么东西。”
两位老者中那位高个子说。
“谢谢。”
说着兆元从包里取出资料和翻译纸,开始翻译工作。
郑自奇靠过去看了一眼,一本书全是萝卜丝,只有几个字是自己认识的。他还是识趣地看向车厢的人群或者窗外的风景。
兆元一旦进入工作状态,就很快进入状态,一手扶着书本,一手在快速地写着东西。
对面的两位老者开始以为对面这位年轻人在抄书。
只见这位年轻人一直在挥笔疾书,就像抄书一样,很快就抄完了一张放进袋子收好。
就这样过了一会儿,他们发现年轻人手上的书是全英文的,而这位年轻人写在纸上的是一手漂亮的中文字,这说明他在做翻译工作。
两位老者几乎同时发现了这一点。
他们开始认真地观察这位年轻人。
这位年轻人不但速度快,关键那一手字非常漂亮,整个页面整齐干净,看着让人非常舒服。
待兆元翻译完一页正准备放进袋子里,那位高个子老人说:
“小同志,请问我们可以看一看你写的东西不?”
兆元抬起头看了看对面的老者,然后笑着说:
“当然可以。”
说着把刚才翻译的那张纸递了过去。
那位高个子老者接过翻译纸,那位矮个子老者拿过兆元手上的书,两人看了起来,两者脸上都露出满意的笑容,相互点头笑了一下。
“年轻人很不错。”
两人把书和翻译纸递给兆元。
兆元接过书和翻译纸,然后把翻译纸标记好页码放进袋子里。准备继续伏案疾书。
“年轻人,可以介绍一下你自己吗?”
高个子老者问兆元。
“我叫兆元,是湖州省金阳县人,务农,现在接点翻译工作,这次陪我们县的郑厂长去花城了解一下外贸工作。”
兆元说。
“你哪个学校毕业的。”
矮个子老者问。
“我没读过大学。”
兆元笑着说。
“你没读过大学?那你出过国?我刚才看过你翻译的东西,是专业级的呀。”
高个子老者说。
“我也没出过国,我只是小时候跟着我家一位亲戚生活过一段时间,他出过国,英语相当好,我自己也很喜欢,所以学得比较好。”
兆元还是套用那套说辞。
“嗯,很不错。”
高个子老者虽然不太相信,但也不再刨根问底。
“小同志,我们是翻译局的,有意向到我们翻译局工作不。”
高个子老者说。
“谢谢您们赏识,我家还有3个孩子要养,暂时还走不开。”
兆元笑着回答两位老者。兆元并不是矫情,也不是不识好歹,如果换成其他人,肯定非常开心地接受,但他真心不想拿死工资,前世自己在大学工作了十多年,后来还是辞了职。这一世他想做个自由职业人。
“喔,太可惜了。你最擅长哪一方面的翻译。”
两位老者有点惊讶兆元地回答,然后问。
“我都还行,最擅长的是化学方面的,其他如果过于专业的就要翻一下资料。”
兆元回答。他知道跟翻译局联络上,以后的机会更大。
“化学,你擅长化学?”
两位老者异口同声地问。
“嗯,前两天我才翻译了两本交给了县新华书店。”
兆元说。
“你留个联系方式给我,如果我们有需要方便联系你。”
两位老者说。
“好的。”
说着兆元写了一张纸条交给两位老者。
两位老者接过纸条看了一眼,皱了皱眉头。
“兆元,请问有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