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贵园点燃一支烟夹在手里,看了下现场,又走远几步:“烟瘾犯了,我站远点,让我抽支烟再走吧。我认为李明介绍的那个厂房更合适,月租最便宜,面积也最小,每个月的房租负担最轻。”
“我们下一步是制造儿童营养液,它暂时是供应整个阳市。短途运输,公路运输价格最为便宜。
其次,我们现在家里的小店、收购花粉、种地,都不能舍弃,离家近的话,每日往返所需的时间最短。所以我们选择的地点要考虑跟村子的距离。”
这么一对比,还是第一座厂房最合适。
赵常跃做了决定:“那就去第一座厂房那里签约吧。”
赵贵园将拖拉机开回到第一个地址。
房主蒋先生远远地就开始打招呼:“几位老板好!咱们又见面了。您们考虑得怎么样?”
赵常跃笑着回应道:“蒋老板好。我觉得您的这栋房子挺不错,只是不知道您这边的手续是否完备?”
蒋老板笑眯眯地答道:“放心,手续都是齐全的。”
“我有一些问题想跟您核实一下:
不知道您的这栋房子是否拥有合法的土地使用证?土地用途是否为工业?
这栋厂房是否已经办理了房产证?房子有没有抵押?
厂房有没有通过消防验收?
厂房有没有进行环评申报,且验收合格?
这附近的水和电是否能充足供应的?停电次数多不多?”
蒋老板的笑容很有亲和力:“我这栋房子有房产证的,没抵押,土地用途就是工业。有消防验收报告、环评验收报告。
我的住房离这里1公里,最近一年都未曾停水停电。所有证件都有原件,我可以带您们去查看。”
说完,将众人带进一个厅里,从柜子里取出一摞材料,“喏,证书都在这里。”
赵常跃仔细翻阅了各种证书,之后问:“房租缴纳期限怎样?如果能接受押一付一,我们现在就可以商议签订房屋租赁合同了。”
蒋老板笑呵呵地说:“没问题。我这边有现成的合同,跟其他人签的都是这个格式,您们看看有没有意见?”说完,从抽屉里拿出几份租赁合同,给每人递上一份。
赵贵园仔细看过合同条款,又重新审视一遍,指出不合理的条款。蒋老板同意了部分条款,也提出了自己的修改意见。双方一番讨论后确定下最终条款。
赵常跃又将合同递给赵予舒看一遍,让她学一下。没有疑问后,才开始签名。
双方签名、盖章后,蒋老板递还一份合同给赵常跃:“到饭点了,不知能否给我个做东的机会,请大家在这附近吃个饭?”
大部分人都不喜欢麻烦别人。但如果能给别人机会,让对方表现对自己的好,以后有什么需要找对方帮忙的地方,对方也会继续帮忙。
既然租了蒋老板的房子,以后肯定需要与房东常往来,所以赵常跃应下了。蹭饭还能蹭得这么有理。
简单吃了顿饭,三人告辞而出,又坐上赵贵园的拖拉机晃回村。
回到赵志灵家中,大家简单休整了下。
赵常跃说了下公司筹备进展:“公司账上还有37.2万,可以先拿出3.2万元用作分红。
我会问问朱教授那边的产品研发进度,咱们要根据研发进度引进生产设备、招聘工人。如果朱教授那边的研发进度还不确定,我们就先把花粉加工车间准备好,以后就就不用在家里加工花粉了,搞得到处都是粉尘。
然后我们先简单装修一下厂房。这个就由妹郎负责吧。”
“没问题。”
坐车去省医科大学再转车,还是挺费时间的。赵常跃选择写信给朱教授询问进展。10天后,他收到朱教授的回信:至少半年后才有结果。
赵常跃便与赵贵园先着手准备花粉加工车间。
时间转眼就到了腊月。阴霾的天空仿佛要压下来一般,给人一种沉重感。南方的腊月,寒冷不仅仅体现在温度的降低,更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湿冷。
一贯畏寒怕冷的赵予舒,此时却感觉自己有些发热。她拿过镜子照了照,发现自己的小脸红扑扑的。头也晕乎乎的。
赶忙跑去告诉母亲:“妈妈,我应该是生病了。你摸摸我,是不是发烧了?”
向莲华仔细端详着赵予舒的脸色,“看起来确实不咋精神。”伸出手背贴在她额头试了下,又赶忙摸了下自己的额头:“好像是有点烫。”着急忙慌地拉着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