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顿时骚动起来。刚刚还在为吃油问题发愁的人,转眼间都兴奋起来:“这下好了!只要多采松花粉卖,就能免费得到菜籽油。
不跟你们在这玩了,我要赶紧回去采花粉领菜籽油啦!”
而那些油菜籽并没减产的人,也同样高兴,“这是额外的奖励。明年就没这个机会了。我们也快点去。”
人群很快四散开来,纷纷回家拿上工具去采花粉。毕竟奖品数量有限、先到先得。
金家人连夜出村的消息,过了好几日才被人察觉。
那些还被欠着花粉钱的人又是一顿咒骂,却也无可奈何。
人们为此又议论了一阵子,但很快便不再关注,毕竟采松花粉赚钱换油,才是当下村子里最要紧的大事。
向莲华听到金家人的消息后,有些心疼,不过她心疼地是自家钱包受损:“那笔医药费恐怕是要不回来了。”
赵常跃劝慰道:“没事,那都是小钱。况且金家也受到了教训,往后他们怕是不敢回村了。”
有前几次采花粉的经验,这次松花粉采收过程进行得格外顺利。
大家成群结队的上山,手中不停地采收着松花粉,嘴巴也没闲着。毕竟在这空旷的山上,闲聊既能给单调的劳作增添几分乐趣,又能让原本枯燥的时光过得更快一些。
“还是跟着赵家采花粉靠谱。跟着金家采粉的人,油菜籽绝收,花粉钱现在都还没收到。亏惨了。”
“对!咱们跟着赵家采花粉、卖花粉,三次都是顺顺当当的。赵家从来没亏待过咱们,信赵家的,准没错!”
“你们有没发现,一直闷在家里好久没露面的孙婆子,这次都屁颠屁颠地上山采花粉啦!”
“她怎么还好意思来?”
“这有啥不好意思?松花粉天收天种,既不占自家土地,又不用自己浇水施肥,采回去就是钱。孙婆子那么精明的一个人,不会连这个账都算不出来。哪里会有便宜不占的道理?”
“说得也是。这次还有菜籽油奖励,白捡的便宜,咱可得甩开膀子加油干!”
上次跟着金正银采花粉的那些人,这次采松花粉很是卖力。听到这些议论,他们心里憋着一股劲儿,仿佛要把之前的损失全部找回来。
而原本一直跟着赵家采花粉的人,因为已经建立起信任,干活更是毫不含糊。
大家你追我赶,采起花粉来简直快似一阵风。在家晾晒时,处理得也是极为细致。
5月25日,赵志灵再次精神抖擞地开秤收松花粉。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次的收购过程就如同顺水行舟一般出奇地顺利。
油菜籽绝收的那群人,有些赶早卖了花粉兑换到了菜籽油,很是高兴:“太好了!原本以为今年没有菜籽油吃了。没想到卖花粉不仅有钱还能换到油。”
也有些机灵的人回过味来,“这应该是赵家在帮我们。不然前面收过那么多次花粉都没有油换,怎么这次就能兑换菜籽油?还不是因为听说有人油菜籽绝收没有油吃了?”
卖花粉来得晚的人,没换到油的,虽然有些小失落,但看到手里卖掉花粉得来的现金,又觉得很安心:
“有这笔钱,自己也可以去市场上买油,不愁没油吃。”
“没想到,赵家人这么有情有义。”村民们对赵家人的印象再一次改观。
赵志灵这边忙得不亦乐乎,前来售卖松花粉的人也是络绎不绝。因为时间紧、任务重,赵志灵找了自己的公婆、两位大姑姐,帮着检查、过秤、记录、付款。
终于赶在6月5号完成了5万斤松花粉的收购。
而赵常跃这一边,自从骨折后,至今已经休养满四个星期。虽说身体不再疼了,但还不能做重体力活:“松花粉的加工我是做不动了,要再找一个人去做。”
于是,赵常跃找到赵蔡林,“蔡林大哥,你想不想去厂里上班?最近我厂里需要加工松花粉,不到20天就可以回来。
工资不会少你的,一天工作12个小时,都是算20元一天,包吃包住。就是比较累人。”
成天在家种地的赵蔡林自无不应的道理。农民是不怕累的,就怕没有赚钱的机会。于是,赵蔡林跟着赵贵园与另外三人,一起去萌宝加工花粉。
赵常跃的伤已经渐渐恢复。虽然做不了重活,但在店里收个钱是没问题的。有他帮忙,向莲华也能先回家做饭。
六一儿童节,赵予舒带着两个表弟慢悠悠地走回家。晚饭还没做好,她准备带他俩去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