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池塘边,小白突然对着湖边的黑暗狂叫。赵予舒跟在小白身边,她也看到了:“爸,你看那里有个黑色的物体,不知道是什么。”
赵常跃定睛看了看,没能辨认出究竟是什么。随后,他从旁边捡起一根棍子,轻轻地戳了戳那个物体,却发现根本戳不动。
他示意两个保镖,“陈真、赵锋,搭把手。在水里泡久了比较重,我们一人抬一个位置捞上来看看。路滑,你们也注意着点。”
三人齐声喊着“一、二、三”,终于将那个黑色物体从水里拎了出来。是个留着短发、小脸苍白的七岁男孩,正是四牛犊的大孙子赵东义。
冬天冷,孩子穿得厚实,跑的时候一不小心跌入池塘里。棉袄棉裤泡水后,变得很沉,他自己根本爬不上来。不知不觉就游到石板下面。
不等人吩咐,陈真赶忙对孩子进行人工呼吸。
赵常跃立刻扯开嗓子喊:“赵自立!快来!你儿子落到池塘里啦!”急促的声音在寂静的冬日里很是清晰,也传得格外远。
赵自立和他媳妇听到喊声,从家中一路狂奔而来。他们满脸焦急,眼里都是惊慌失措。
恰在此时,赵东义咳出了水,他看了大家一眼,又昏了过去。赵自立夫妻搂住昏迷的儿子,急声喊道:“东义,东义,你怎么啦?”
陈真解释了句:“水已经吐出来了,他在水里泡了太久,需要多休息休息。”
夫妻俩听到这话,不由得松了一口气,心中充满心疼与后怕。看向赵常跃几人的眼神里充满感激:
“谢谢,谢谢跃哥。谢谢陈真。”
“谢谢你们救了我家东义。”
赵常跃提醒道:“你们别在这里继续耽搁了,赶紧把他抱回去换衣服,暖和暖和吧。这大冬天的,冻久了很容易感冒。”
夫妻俩接连道谢,抱起孩子赶忙往家中赶去。次日一早,他们提着满满一篮子鸡蛋,一桶麦乳精,来到赵家。
“跃哥,非常感谢你们救了我儿子。若不是有你们,我家就少一个孩子了。以后你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开口。”他们的话语真诚而恳切。
四牛犊得知自己的大孙子被赵常跃等人救下后,也转变了对赵家人的态度。
他再也没对赵家人指手画脚。在村里逢人就夸:“赵常跃可真是个好人,那么冷的天还救了我大孙子。”
赵常跃没有多说什么,但眼角全都是掩不住的高兴,心里头有些小得意:相比过去在村里被排斥欺凌,现在能被村里人接受和认可,他的心里十分高兴。
农历腊月十七,萌宝公司周末放假休息。赵家开始着手做年糍粑。
赵自立夫妻、赵静夫妻、赵志灵和赵贵园也来了赵家。
男人们力气大,他们负责打糍粑。就是把蒸熟的糯米饭倒入石臼窝里,两个人各自手持一柄臼杵,你一杵我一杵地对着石臼窝里的糯米饭不停敲打,直到锤至软烂。
这时,他们会用臼杵将软烂的糯米粑顶起来,放置到事先准备好的案板上。
女人们则先在手上抹好油,将那团糯米粑捏成一个个小团,间隔一定距离,分别放在木板的不同位置。
全部放好后,上面盖上另一块木板,让一两个人站上木板去踩一踩。
之后再揭开木板,此时里边的糯米团就成了大小不一的糍粑。
将它们按照大小叠放,每四个叠成一叠,放在擦净的席子上晾至半干,再从席子上捡起放入水缸里泡着。
准备食用时,从水缸里捞出,略微冲洗后放锅里煮至变软,加入菜肴即可。
或者在烤火的时候,架起一块炕架,将糍粑放在架上烤软,里面夹上一块红糖。这在那个年代可是不少人的童年美味。
做好年糍粑之后就要准备杀年猪熏腊肉了。
今年的收益不错,赵常跃买了半头猪做腊肉。他又将猪红混着糯米做成血肠。还将两条十几斤的大草鱼,做成了干鱼。
赵予舒带着赵锋,分别拎着几块熏得焦黄的腊肉,往学校走去。
她先去了校长办公室:“杨老师,这是我家做的腊肉,送给您来尝尝。给您拜个早年。”
杨校长满脸欣慰,却还要做出严师的模样:“嗯。看你们一家把公司做得风生水起,最近学习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是不是放松学习了?”
赵予舒调皮地应道:“学习肯定不会给您丢脸的。托您的福,给我们推荐优秀的师兄帮忙,公司产品最近卖得不错。”
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