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完了腊八粥,秦蓉又回了食肆,于大嫂今日来得早,已经烧好了灶,洗完了菜。她瞧见秦蓉进来了,笑吟吟地道:“阿蓉,舅母托人从府城给你买了盒手脂,今天正好到了,哝,给你。”
秦蓉接过了于大嫂递过来的锦盒,有些稀奇,“这锦盒怎得如此精致?”
“说是府城里的姑娘都用这家的面脂和手脂,这铺子据说已经传承百年了。”于大嫂让秦蓉快打开瞧瞧,做厨子的手上就容易糙,若是长了冻疮,一整个冬天都难受。
秦蓉打开了锦盒,里头是雪白的膏体,她沾一些到手上,均匀地擦匀了,肤感竟然很不错,“舅母,这手脂真好用!”
于大嫂见秦蓉钟意也很是高兴,“你喜欢就好!”
今日是小集,午市比前两日热闹了一些,忙完歇息的时候于小山有些不自在地走了过来,“阿姐。”
“怎么了,做什么这副样子?”秦蓉很少见于小山这副扭捏的样子。
于小山塞了一个红布包着的东西到秦蓉手里,边塞还边道:“阿姐,这给你留着当嫁妆!”
秦蓉愣了一愣,“小孩子懂什么叫嫁妆……”
于小山认真地说道:“自然是知道的,阿姐,你待我好我知道,以后我攒钱给你买更好的嫁妆。”
秦蓉失笑,她打开了红布,红布里头包着的是一个刻着莲花纹的银手镯,样式虽简单,雕工却精致。
“小山,这手镯真好看。”秦蓉一眼便喜欢上了这个手镯。
“阿姐,你放心以后我还给你买更好的。”于小山认真地说道,他攒这些钱已经许久了,他的工钱是需要上交的,不过他娘还是给他剩了一些的。
秦莲和其他一些小娘子的闲言碎语,他每次都听进去了,他也曾听到于老娘唉声叹气地和于大嫂念叨,怕秦蓉几个婚事艰难,他觉得婚事艰难有什么的,大不了便不嫁了,反正他阿姐如此厉害,后来在食肆里听得多了,又觉得艰难有什么,大不了嫁妆多些便是了。于小山暗暗下决心,以后每年都要给阿姐攒一件嫁妆!
秦蓉一直觉得所谓的血缘天性其实不大可靠,人与人之间好不好的多还是要靠相处,你待我好些我便还以同样的好,这样才能处得长久。
来到了这地方,秦蓉觉得自己也已经渐渐融入了,而不是全然的局外人。
……
晚市的时候,顾笙带着阿沐过来了。
年关衙门的事多,顾笙忙了好一阵,这两日才有时间带着阿沐来吃火锅,阿沐念叨了许久了。
“阿沐,平日天天念叨,你这是怎么了?”顾笙见阿沐耷拉个脑袋不禁问道。
“顾大哥,我想爹娘了。”阿沐定定地盯着眼前的碗,有些失落。
秦蓉正端着两碗豆沙小丸子出来,听到了阿沐说的话。年关了,总是更想念家人一些,何况顾笙家中并不接纳阿沐,过年这种大日子对于阿沐倒是变得尴尬起来。
“阿沐,等衙门里放了假,我带着你回临水镇吧。”顾笙摸着阿沐的脑袋道。
阿沐忽地抬起了头,眼睛亮晶晶的,“顾大哥,真的吗?”
顾笙点头,“嗯,我带你回家住一阵。”
阿沐闻言摇了摇头,“顾大哥,你若是不回去过年,顾伯伯和顾伯母会不开心的。”
顾笙其实有些犯难,他大哥和大嫂总是觉得没有阿沐他就还会拿银子回家,他爹娘也不会还要拿银钱给他买宅子,所以每次见着阿沐的时候都有些阴阳怪气,他并不想让阿沐受这些闲气,所以也甚少带阿沐回去。
顾笙觉得男子汉当顶天立地,既然是自己有手有脚他便也不会觊觎爹娘的银钱,只是他也不觉得为人子女了,父母就不会有错。
这些年,顾大郎变本加厉何尝不是因为他爹娘的默许,自从顾笙当上捕快,月月都交一半的工钱给家里,可是他大哥和大嫂从来都觉得他是应该的,自个儿赚的银钱是半文都没有上交的,次次推说不够花。
顾大嫂生孩子的时候,顾大郎还问他要了银钱,就是他爹娘都是默许了的,问了就是一句你还未成婚,家中不甚宽裕,便吃亏些吧。
一家子的兄弟,若是一碗水端不平,感情是不可能好的。
许是因为顾笙从小就跟着师父,所以他爹娘待他总是隔了一层,这次他带阿沐回家,他大哥大嫂却是连一夜都没忍住就直接发作了的。
那一回,顾笙是冷了心的,只是现在的世道一个孝字大过天,他既养了阿沐,若是他同自己的爹娘关系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