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这日,于大嫂早早地过来喊了于氏一家子去于家过年,于大嫂来喊了人就先回去备菜了,除夕是大日子,自然是要早早准备起来的。
原本于氏还不太愿意回于家过年,周围的邻居总有那不长眼的会嚼舌根,还是秦蓉劝到了于氏的心里,于氏这才答应了去于家过年。
今年秦蓉一家子的日子是好过的,挣了银钱还买了铺子,别家的男子都不一定有秦蓉这般能干。因着日子好过,于氏在年前给自己和三个闺女都又买了一身新的棉衣。
于氏怕自个儿忙不过来,于是直接去成衣铺子里买的成衣,花了不少银钱呢。
于氏带着闺女们换好了新衣服,戴上了平日甚少戴的首饰,这才去了于家。在一个巷子里住着,东家长西家短的,爱管人闲事的总是多,于氏特意叫闺女们都打扮得漂亮些,也好堵堵那些长舌妇的嘴。
既然是去过年,自然也是不能空着手去的,秦蓉提前和张屠户定了一只猪腿,已经送了过去,剩下的便是一些海货,秦蓉放在了背篓里。
于氏手上提的东西就多了,两个竹篮里一个放着满满当当的鸡蛋,一个放着鹅蛋和鸭蛋。秦悦的手上提着一个食盒,食盒里装的是鼎福斋的糕点。
到了五马巷巷子口,果不其然,已经有那好事的站在别人家门口聊闲话了,于氏一家子这会儿出现,简直就是给她们送话题来了。
“哟,这不是贞娘吗,带着闺女回来过年啊?”
“怎么回娘家过年啊,这不像话吧……”
“你这就孤陋寡闻了吧,贞娘和离了!”
“什么?贞娘和离了?那怎么三个闺女也跟来了?这和离是怎么个章程啊?咋就和离了?”
“你瞧瞧你瞧瞧,具体咱们也不知道,不过我听说啊,贞娘前头那个男人是嫌贞娘生不出儿子来……”
“生不出儿子来倒确实,总不能叫他们秦家断了香火……”
“贞娘没出阁那会儿可是顶顶好名声的,她样貌好又能干,人还温柔贤惠,没想到竟然落了这么一个下场……咱们这些同岁的人里,怎么都想不到是她被夫家嫌弃呢!”
“诶,按理说贞娘不是应该过得不好吗?怎么看着这么精神呐,你看她头上戴的那簪子,我在李记瞧见过,可不便宜呢……”
“昨儿张屠户不是还送了一个猪腿来,据说就是贞娘给的。”
“不是过得凄惨嘛……这么瞧起来这日子可不难过啊……”
“是啊,你瞧这一身棉衣,这可是绣花袄,我在成衣铺子见过,可不便宜呐!”
几个妇人围在一起你一句我一句地说嘴,嗓门还格外的大,秦蓉就是不想听也听了一个清清楚楚,她算是体会到了古代这些妇人八卦的功力了。
还是于氏厉害,她人目不斜视,提着篮子,带着笑,径直往于家走去。
今天虽然很冷,但是天气却是晴的,风也不大,于老娘早早地就开着院门等着闺女归家。
于氏见院门没关,就知道是于老娘在等自己了,她笑着喊道:“娘,我来了。”
于老娘乐呵呵地把于氏娘四个迎了进来,秦蓉、秦悦、秦怡也乖巧地叫了人。今日为着于氏要来过年,于老娘和于大嫂可是好生准备了一番的,炸丸子、炸豆腐、鸡肉、鸭肉、猪肉、鲈鱼、鳜鱼、河虾……
于老娘和于大嫂恨不得把所有好吃的都买回来,这哪里是买吃食,这分明全是爱护的心意。
于氏瞧见那么多菜,简直傻了眼,“娘怎么买了这么多菜,咱们哪吃得完啊!”
于老娘乐呵呵地道:“吃得完吃得完!”
于老爹也笑呵呵地道:“今儿个我闺女和外孙女来同我们一起过年,定是要好好做些菜的,不过先说好,今天阿蓉不许帮手,忙了一整年了,是该歇歇了。”
秦蓉笑着应好。
接着女人们就开始忙碌起来,秦蓉带着几个小的在火炉边煨年糕。
“阿姐,这年糕这么煨会不会有些淡?”于小山是坚信秦蓉能把所有的普通的食材都做好吃的人,但是太淡了可不行啊。
秦蓉从布袋子里掏出了一瓶肉酱,“一会咱们在年糕上刷上这个肉酱,保管好吃!”
“嗯!”于小山和秦怡重重点头!阿姐最厉害了!
……
年夜饭总是吃得早,今日于老爹和于老娘格外高兴,饭后,于老爹和于老娘给了小辈们一人一个荷包,荷包里装的是他们给的压岁钱。
压岁钱用红绳串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