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在我看来,【一统】和【大一统】的概念是不同的。
&esp;&esp;我感觉【一统】是一个相对意义上的概念,相较于五代十国的乱世割据状态,北宋可以称之为【一统】。既然连前秦和北魏,都被认可是(在北方范围内)【一统】的政权,那么将北宋也称之为【一统】,显然没什么毛病。
&esp;&esp;【大一统】是一个绝对意义上的概念。北宋并不是【大一统】,【大一统】不仅包括了疆域的统一,也包括了政权的正统性,这两者北宋都没有。北宋没有幽云十六州等地盘,也不是唯一的正统政权,元朝的丞相脱脱一口气修了宋辽金三本史书,有三个王朝同时被认为是正统。所以北宋显然不能是【大一统】政权了。当然对于南宋来说,既不是【一统】,也不是【大一统】。
&esp;&esp;综上,这里采用了【一统】这个说法,而不是【大一统】。
&esp;&esp; 不懂兵法
&esp;&esp;南唐位面。
&esp;&esp;后主李煜刚提笔写好了一阙新词,一抬头,就看见了天幕上的那行字。
&esp;&esp;【大宋,继大唐之后,再度形成一统】
&esp;&esp;大宋……
&esp;&esp;李煜神色凄然,笔尖一顿,鲜红的朱砂在纸上晕染开来。
&esp;&esp;最后果然是赵宋得了天下,大唐的基业,到底亡在了他手里!
&esp;&esp;李煜的爷爷,南唐烈祖李昪,是唐朝宗室之后,唐宪宗的五世孙。
&esp;&esp;李昪当年建国,是何等的金戈铁马,雄心勃勃,传到后人手中,却是一代不如一代。
&esp;&esp;到李煜这边,基本是彻底摆烂的状态。
&esp;&esp;他爹临死前跟他说,儿啊,你要牢记你爷爷善交邻邦的教训,以后咱们国家就靠你了,爹相信你可以的,愿佛祖保佑你。
&esp;&esp;结果李煜只记住了最后一句话。
&esp;&esp;遇事不决,就问佛祖。
&esp;&esp;心情不好,就写诗赋。
&esp;&esp;南唐的佛寺是越来越华丽,僧人们的钱包是越来越鼓,但百姓的生活,却越来越糟糕。
&esp;&esp;赋税重到可怕,就连一只鹅多生了两个蛋,都要加倍收税。
&esp;&esp;与此同时,赵匡胤已经在江北剑拔弩张了,凶得很!
&esp;&esp;南唐君臣上下齐心一致,e,就是齐心一致地认为,根本打不过。
&esp;&esp;但李煜也不甘心就这么送出祖宗基业。
&esp;&esp;他虽然擅长词文,生性柔和,但身为一国之君,该有的骨气和才华还是有的,已经在为南京保卫战的各方面作准备了。这点,比某些赵家完颜氏君主强得多。
&esp;&esp;“韩熙载”,李煜召唤出自家兵部侍郎,“朕知道你的情况,你不要再继续开夜宴了,快点出来干活。”
&esp;&esp;……
&esp;&esp;天幕继续介绍【崖山海战】副本:
&esp;&esp;【大宋,本是一个富庶风流、软弱无状的朝代,只因有崖山海战的存在,使它成为了中华民族万古长存的一座精神丰碑】
&esp;&esp;【元朝建立以后,势如破竹,宋军节节败退】
&esp;&esp;【祥兴元年,7岁的卫王赵昺临危即位】
&esp;&esp;【宋军的所有陆上城池全部陷落,中华大地再无一寸宋土】
&esp;&esp;【赵昺在左丞相陆秀夫和老师张世杰的拥护下,前往崖山海上】
&esp;&esp;【右丞相文天祥兵败被擒,不肯屈服,元军将其押解至舟中,逼他观看海战】
&esp;&esp;“这是杀人还要诛心啊。”
&esp;&esp;许多位面中,人们发出了这样的感叹:“文天祥好惨。”
&esp;&esp;“——也可能是在不择手段地逼降”,三国位面,姜维这么认为。
&esp;&esp;文天祥看见宋军大败溃散,定然悲痛欲绝,心神出现破绽,这样元军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