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此时会刮东风,恰是行动之时。
&esp;&esp;于谦提前传讯给在外接应的张千载,一众人先引发走水,制造动乱,趁着元军纷纷忙乱之际,闯入驿站接走他们。
&esp;&esp;于谦弯弓搭箭,且战且退,一箭穿心了一个穷追不舍的元兵,就这样一路来到江边。
&esp;&esp;恰在此时,他发现了一个大问题——
&esp;&esp;长空漆黑,江野阒寂,忽然!风停了!
&esp;&esp;“你不是说今夜有东风的吗?”他不可置信地转头问陈英。
&esp;&esp;陈英额头疯狂冒汗:“是有啊!刚才有,但是现在没了。”
&esp;&esp;于谦:?
&esp;&esp;江面风平浪静,连一点水花都无。
&esp;&esp;小船缺少了风的助力,虽竭尽所能,前行的速度还是奇慢无比。
&esp;&esp;追兵已至江边,准备放箭,远处更有烟尘滚滚,似是其他元军人马准备过来增援。
&esp;&esp;于谦慢慢闭上眼,心中一片悲凉,难道真的是天要亡他么。
&esp;&esp;明明一切都算到了,只是少一场东风。
&esp;&esp;为何天意竟然如此残忍,注定了要让先生“水天空阔,恨东风,不惜世间英物”?
&esp;&esp;他握着剑,决然挡在了船舱前,准备迎接一波即将到来的箭雨。
&esp;&esp;天幕上。
&esp;&esp;【清高宗弘历】:这个邓剡,主打的就是一个乌鸦嘴,刚在诗里说完周瑜和东风,东风就不来了。
&esp;&esp;【明宣宗朱瞻基】:吴大帝孙权,在吗?
&esp;&esp;【明宣宗朱瞻基】:赶紧让周瑜出来干活借东风了。
&esp;&esp;【宋孝宗赵瑗】:心都揪紧了,周瑜快帮帮忙。
&esp;&esp;【北齐神武帝高欢】:周郎可再行赤壁之事乎?
&esp;&esp;【宋仁宗赵祯】:请周瑜出手!
&esp;&esp;【晋明帝司马绍】:朕的属下给公瑾写的赞词,“公瑾英达,朗心独见。披草求君,定交一面。”
&esp;&esp;【晋明帝司马绍】:请周公瑾出手!
&esp;&esp;【吴大帝孙权】:???
&esp;&esp;三国,东吴位面。
&esp;&esp;“公瑾,这……”
&esp;&esp;孙权迟疑地看向了大都督周瑜。
&esp;&esp;这时候,赤壁之战还没开始打呢,他自然不知道东风是怎么一回事,见天幕上纷纷点他的名,简直一头雾水。
&esp;&esp;周瑜白袍轻剑,英姿焕发,闻言拱了拱手。
&esp;&esp;他眉目间噙着流光宛转,映着窗外桃华,一树烟云,恰成了江南吴地最明净的春三月。
&esp;&esp;“主公,此当为未来之事。”
&esp;&esp;未来?
&esp;&esp;闻言,孙权机灵的小脑袋瓜,很快运转了起来。
&esp;&esp;赤壁这个地方他还是知道的。
&esp;&esp;周瑜在赤壁这个地方刮起了东风,那么,迎战的敌人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北方曹操。
&esp;&esp;莫非……
&esp;&esp;孙权心中涌现出了一个激动人心的猜测!
&esp;&esp;莫非在公瑾的带领下,孤北伐成功,一统全国了?
&esp;&esp;不然,孤的谥号怎么会是吴大帝呢,要知道上一个能称之为大帝的,还是汉武大帝刘彻!
&esp;&esp;孙权心里美滋滋!
&esp;&esp;想到这,他立刻转向周瑜说:“公瑾,你既然会借东风,何不给他们展示一下,既能拉一波于谦的好感,也可以壮我大吴声威!”
&esp;&esp;周瑜:???
&esp;&esp;孙仲谋,你别太离谱了!
&esp;&esp;此情此景,眼前这个不着调的主公,让他再一次深深地叹息,并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