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esp;&esp;于谦:“是「正气歌」。”
&esp;&esp;朱祁钰沉默了片晌,伸手在沧桑的琴弦上轻轻一拂:“病树前头万木春。”
&esp;&esp;于谦见他一直盯着琴看,似乎很感兴趣的样子:“陛下也想学吗?以后我教你。”
&esp;&esp;“朕可以吗?”朱祁钰惊讶道。
&esp;&esp;“当然可以”,于谦觉得这只是小事一桩,“左右现在是承平之世,无甚可忙碌。”
&esp;&esp;他话锋一转:“关于穿越机会,陛下可有想法?”
&esp;&esp;朱祁钰认真地想了想:“哎,这个嘛,只要廷益不弃本位面而去,其他朕觉得都没问题。”
&esp;&esp;于谦:“……”
&esp;&esp;陛下,你的底线未免也太低了些!
&esp;&esp;他为朱祁钰分析道:“天幕穿越不限人数,这就意味着,在极端情况下,甚至能够派出一支大军进行穿越,直接左右那个位面的局势。”
&esp;&esp;朱祁钰:?
&esp;&esp;这是未曾设想过的道路!
&esp;&esp;王文等人不知什么时候凑了过来,皆无比悚然地看着他。
&esp;&esp;“石灰兄,你这是什么思维”,王文两眼发直,叹服道,“居然还怪有道理的!”
&esp;&esp;商辂一脸跃跃欲试:“宋朝的许多位面都无比弱小,我大明派军出征,岂不是轻易就能横扫他们,彻底占据那个位面?”
&esp;&esp;于谦赶忙打断他:“不可,这只是理论情况。”
&esp;&esp;商辂不解:“怎么说?”
&esp;&esp;于谦冷静地思索道:“这个穿越很可能是单方面的,也就是说,去了不一定还能回来。”
&esp;&esp;“即便打下一个新的位面,两处难以通行,对本朝的作用也不是很大。况且,将士们也都有自己的家人,绝不愿远离故土,死生不见。”
&esp;&esp;众人恍然大悟。
&esp;&esp;王文一听,顿时就沮丧了起来:“既然只能单方面穿越,若是派的人多了,会对我们造成损失。若是派的人少了,直接就被那个位面的朝廷镇压,完全等于做慈善!”
&esp;&esp;于谦陷入了沉思,忽而道:“做慈善也行。”
&esp;&esp;众人:?
&esp;&esp;夭寿啦,咱们一向勤俭持家的于少保忽然转了性!
&esp;&esp;于谦一看这些人的表情,就知道他们在脑补什么,扶额道:“后世大明将亡,或许能以此助上一臂之力。”
&esp;&esp;众人:!
&esp;&esp;妙啊!
&esp;&esp;“朕记得”,朱祁钰精神一振,“后世有两个皇帝涉及到了大明灭亡,一个是【崇祯皇帝朱由检】,一个是【永历皇帝朱由榔】。”
&esp;&esp;他往前翻看天幕记录。
&esp;&esp;崇祯曾说过,李闯王即将打进京师,大明岌岌可危。
&esp;&esp;这个李闯王本人,也拥有天幕发言资格,是【大顺皇帝李自成】。
&esp;&esp;永历皇帝朱由榔,则是南明皇帝。
&esp;&esp;在天幕上,他被清世祖康熙怼过,称他擅长逃跑,五年内逃了十余次,时人皆蔑称“走天子”。
&esp;&esp;天幕给出的信息太少。
&esp;&esp;崇祯和永历到底谁前谁后,大顺和清朝到底谁最后取得了天下,这是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
&esp;&esp;于谦沉吟半晌:“应当是崇祯在前,永历在后,清朝是最后的赢家。”
&esp;&esp;朱祁钰深以为然。
&esp;&esp;崇祯时期,尚有北方的京师,永历时期,却仅能称之“南明”,显然更加靠后。
&esp;&esp;眼下,清朝已经有好几位皇帝发言过,大顺却只见了李自成一个,没准是个草头班子王朝。
&esp;&esp;但仅靠这些消息,还远远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