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大的诸侯,甚至自己登基开国。
&esp;&esp;可是他没有。
&esp;&esp;他始终奉大明为正朔,始终是大明的延平王。
&esp;&esp;撑起东南天半壁,人间还有郑延平。
&esp;&esp;天幕:
&esp;&esp;【郑成功死后,临国公、大顺皇帝李自成的侄孙李来亨,因叛徒出卖,陷入孤立之绝境,面对清军围攻,自焚于茅麓山,宁死不降】
&esp;&esp;【一同就义的,还有李自成的夫人高太后】
&esp;&esp;【在此之前,李来亨的父亲李过,在李自成死后将闯军余部改编为「忠贞营」,矢志抗清,心力交瘁中病殁于庆远城】
&esp;&esp;【兵部尚书张煌言得知郑成功、李定国二人的死讯,知道抗清已经没有希望,自己成为了世间最后一个明臣,后因叛徒出卖被捕】
&esp;&esp;【临刑押往杭州,血书“日月双悬于氏墓,乾坤半壁岳家祠”一诗,从容就义】
&esp;&esp;【死后葬于西湖畔,和于谦、岳飞并称为「西湖三杰」】
&esp;&esp;很多人注意到了,那些一连串的“被叛徒出卖”。
&esp;&esp;李晋王磨盘山血战是因为被叛徒出卖,李来亨陷入绝境是因为被叛徒出卖,张煌言被捕就义,还是因为被叛徒出卖!
&esp;&esp;这南明政权,简直被叛徒渗透成了筛子啊!
&esp;&esp;然而众人转念一想,也能意识到南明如今危如累卵的处境。这些背叛者,都是实打实的高层领袖,本身位高权重,却也已经失去了继续抗争下去的动力。
&esp;&esp;国之将亡,不愿与国同沉沦、只打算明哲保身者,为数何巨!
&esp;&esp;人性向来如此,又岂是再如何严加防范,就能戒备得了的?
&esp;&esp;当下,众人也只能默默祈祷郑成功、李定国等人能够逆风翻盘,带着南明走向新局面。
&esp;&esp;“一定要赢啊”,不少人都在对着天幕祷告,“千万不能让狗鞑子祸害中原!”
&esp;&esp;当然,万朝中也有不少人都在称赞:“这个张煌言相当不错。”
&esp;&esp;于谦大家都是了解的,能和于谦并称为三杰的人,一定也是个了不起的英杰。
&esp;&esp;宋高宗赵构倒是狠狠地欣慰了一下。
&esp;&esp;每次弹幕中大家谈到于谦,免不了要提岳飞。
&esp;&esp;一提到岳飞,就是赵构惨遭公开处刑的时候,被朱祁钰全方位吊打。
&esp;&esp;这次又多了一个张煌言……应该不会总揪着他不放了吧。
&esp;&esp;没准张煌言摊上的那个永历皇帝,比他还拉呢!
&esp;&esp;……
&esp;&esp;南明永历位面。
&esp;&esp;众人犹如石化一般,难以置信地看着天幕。
&esp;&esp;晋王死了,延平王死了,苍水先生死了,临国公死了,陛下也死了。
&esp;&esp;我们最后惨败,被狗鞑子主宰了江山?
&esp;&esp;很快,各处响起了一片叹息声,恸哭声,与悲愤欲绝的怒骂。
&esp;&esp;所有人都在绝望中,将目光投向了晋王李定国,如同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一般。
&esp;&esp;李定国自然也感到心痛,但他毕竟久经战阵,很快冷静下来。
&esp;&esp;他注意到了一行特别的文字:“永历皇帝出奔缅甸。”
&esp;&esp;离了大谱了!
&esp;&esp;自古以来,岂有中原皇帝如丧家之犬一般,跑到别国的国境上避难的?
&esp;&esp;李定国决定向天幕确认一下:
&esp;&esp;【南明永历位面 晋王李定国】:请问仙人,永历陛下是否驾崩在缅甸?
&esp;&esp;天幕很快进行了回应:
&esp;&esp;【永历十三年,昆明沦陷,永历帝仓皇出逃,一路进入缅甸境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