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不仅是地图硬件上有差距,魏源和郑成功的个人能力也存在着山海一般的鸿沟。
&esp;&esp;郑成功掌钺多年,征战四方,武能横扫海上安社稷,文能发展农桑定民生。
&esp;&esp;是个标准的六边型战士。
&esp;&esp;反观魏源,仅仅是坐船抵达过海外这些地方,一无军中历练,二无基建经验。
&esp;&esp;若把他换上郑成功的开局,面对元军一统进攻,只怕会死在当场!
&esp;&esp;道光君臣前思后想,算了又算,觉得己方胜算渺茫,前途一片暗淡无光。
&esp;&esp;“唉,怎么就让这个郑延平抢先进场参赛了呢……”
&esp;&esp;道光帝两眼无神,望着天,哀叹道。
&esp;&esp;……
&esp;&esp;郑成功和张世杰二人,很快就因为到底要向何方突围,陷入了争执。
&esp;&esp;“你居然说要去海陵岛?!”
&esp;&esp;郑成功难以置信,这地方不正是张世杰未来溺死的平章山嘛。
&esp;&esp;他简直想把张世杰的脑瓜子拆开来看看,里面到底装了什么。
&esp;&esp;莫非是呼啸回环、奔流不息的海水?不然怎么会如此蠢笨不堪!
&esp;&esp;对此,张世杰亦有自己的理论:“海陵岛离陆地最近,我们在那里稍微休整一下,就可以选择合适的时机反攻陆地,夺下一块自己的根据地。”
&esp;&esp;郑成功险些吐血,张太傅,都什么时候了,拜托你清醒一点好不好!
&esp;&esp;敌众我寡,势如山倾,光夺得一块陆上根据地有什么用。
&esp;&esp;那钓鱼城山高路远,拒险而守,堪称天下难得一见的雄关,最后不也一样陷落了?
&esp;&esp;他不再废话,直截了当地说:“眼下只能出海,越远越好。先行往台湾,修整一段时间,再从那里出发前往吕宋,或者更远的土地,这样才能有一段稳定发展的时间。”
&esp;&esp;他其实也想过直接选台湾当根据地,但转念一想,还真不行。
&esp;&esp;这个时候,元军是有极其强大的水师的。
&esp;&esp;不仅入侵日本,打了弘安之战,甚至还入侵了越南陈朝,缅甸,印度尼西亚的爪哇。
&esp;&esp;宋军的实力,各方面比他自家军队落后太多了。若是停在台湾,等于说随时会被元军攻打上门,到时候直接就是一个呼天天不应,坐而等死。
&esp;&esp;张世杰却眉峰紧锁,断然喝道:“不可能!”
&esp;&esp;一路来到崖山海战,在他看来已经是远离故土,飘零甚远了,远航台湾简直不可想象,至于去什么吕宋甚至东南亚,那更是数典忘祖的大逆不道。
&esp;&esp;他冷冷道:“此等背土重迁、流奔异国的行为,与当亡国奴有何异?倒不如留在此地殊死一搏,玉石俱焚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