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会以风一般的速度,传遍世界各地的每一个角落,堪称无人不晓!
&esp;&esp;凡有人迹所到之处,都有这个魔鬼般的头像在出没,许多外国人还以为发现了新物种,都在啧啧称奇。
&esp;&esp;十年后的张世杰:“……”
&esp;&esp;他娘的,好想穿回来把此刻点头同意的自己掐死啊!
&esp;&esp;此事究其原因,还是源于陆秀夫的“润物细无声”汉学传播策略,在每一处他们抵达的地方,都全方位无死角地浸入汉文化。
&esp;&esp;光是开设学宫,进行课程教授,已经远远不够。
&esp;&esp;毕竟不是每个土人都愿意识字、愿意过来上学的。
&esp;&esp;但土人们总要吃饭、穿衣、祭祀,总要学会花钱买东西的吧!
&esp;&esp;而且,他们现在已经初步完成了军火发展,准备向众多文明开化的地区进发,这就更有必要进行浸入式文化策略了。
&esp;&esp;于是,不仅是纸币,所有流通的银钱铸币也都被尽数印上了崖山众领袖的头像,也就是赵昺、郑成功、张世杰、陆秀夫、苏刘义。
&esp;&esp;因为正好有五种钱币面额,每人摊上一种,张世杰的黑洞嘴猕猴腮头像,恰恰对应了一元银币,流通范围最广,很快就走向了四面八方。
&esp;&esp;崖山人在澳洲大兴土木,建立起了一座海港之城,又开始造港口、修路、创建宫阙。
&esp;&esp;大量外岛的人群被一船又一船地运送到此处,开工建设,就此定居。
&esp;&esp;后来,随着此地建设日佳,不断繁荣,四面八方的使者、商人、游客,也都不断来此交流,城市数量也在飞速地增加。
&esp;&esp;但不管什么地方,人们衣食住行的每一个细节,一定充满了汉元素。
&esp;&esp;衣冠自然是以汉人华夏衣冠为主。
&esp;&esp;土人们经常要干活,穿不了汉服。
&esp;&esp;陆秀夫就拿郑成功后世军队的赤甲衣图稿改了改,设计出了一系列印着汉字的轻便短衣,诸如“宋”、“汉”、“仁”、“义”、“忠”,等几十个凝聚着重要人文思想的汉字均在其中。
&esp;&esp;颜色也多种多样,澳洲土著文明本就喜欢扎染,有着各种颜色的染料,加上南宋的织染业本就特别发达,这下赤橙黄绿青蓝色都搞出来了。
&esp;&esp;陆秀夫又觉得,光是印汉字,未免有些低调。
&esp;&esp;所以灵机一动,干脆将张世杰的黑白猕猴头像也印了上去。
&esp;&esp;别说,虽然它很丑,但看久了居然还有一丝可爱。
&esp;&esp;崖山技术骨干中,一名经验丰富的印刷老匠人,和一名擅长纺织的资深女工合作,将雕版印刷机改进了一通,变成了可以直接印刷在衣服。
&esp;&esp;从此,制衣业的生产力得到了大大的解放。
&esp;&esp;无数印着张世杰黑洞嘴猕猴腮形象的衣服,很快被大批量制作出来,发给了澳洲所有居民。
&esp;&esp;众人穿着七彩的汉字短衣,不仅十分美观,而且还很易于管理。
&esp;&esp;郑成功也做了一批制服,给他的「山五路」金木水火土,「海五路」仁义礼智信,一共十个商行。
&esp;&esp;商行成员四处开展贸易,带着张世杰的头像走向全世界。
&esp;&esp;太傅大人:“……”
&esp;&esp;原来唯一受伤的只有他!
&esp;&esp;陆秀夫继续开展汉元素建设。
&esp;&esp;虽然在饮食方面,只能因地制宜,选择本地素材,却可以在人群聚集之处,摆放了大量的宣传牌和科普海报,展现出汉人美食的博大精深。
&esp;&esp;由于许多人完全不认识汉字,只能以图片的形式展现。
&esp;&esp;张世杰的黑白头像因为面貌搞笑,绘制简单,直接就被放在了宣传画板上,当作一系列演示绘画的主角。
&esp;&esp;陆秀夫甚至还遣人制作若干张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