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esp;&esp;再加上南明连年以来一路败退,如今急需要一场大胜提升士气。
&esp;&esp;于是,他瞄准了……同样是后方大粮仓的缅甸。
&esp;&esp;郑成功在对照着生死簿、清理了一批日后降清的叛徒后,立即就率大军出征了。
&esp;&esp;缅甸国王莽白:???
&esp;&esp;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吃着火锅唱着歌,明军的刀剑就架在脖子上了!
&esp;&esp;缅甸这个国家,古往今来一直在做坏事,喜欢干一些背信弃义的勾当。
&esp;&esp;他们作为大明的臣属,却不时喜欢到边境骚扰,打打秋风。在真正的历史线上,就是他们将逃亡的永历帝交给清廷,还发动咒水之难,围剿了最后一批南明大臣。
&esp;&esp;不过,缅甸虽然野心很大,实力却很弱小,彼时李定国五千兵马,就能一路打到都城下,势如破竹,荡平全国。
&esp;&esp;南明军队自然不会对这群仇敌客气,当即就一拥而上,攻城的攻城,掠地的掠地。
&esp;&esp;很快就将缅甸国王五花大绑,捆到面前,命其向各处征集粮食,备齐了足够支撑大军征伐一年的量。
&esp;&esp;而后,郑成功留下兴国公冯双礼镇守缅甸,负责运输粮草,自己则带着水师舰队从安南借道,毫不耽搁,兵贵速神,一战定琼州,直扑广东新会。
&esp;&esp;什么,你说安南不肯借道怎么办?
&esp;&esp;不会吧,看看南明大军手中的火器,不会真有人头这么铁吧?
&esp;&esp;借道的话,你就是为我大明的复兴大业立了一功,不借道的话,明年就是大明的使者在你坟前鞠了一躬。
&esp;&esp;安南国王敢怒不敢言。
&esp;&esp;郑成功在出发前,进行了部署,让李定国从原本驻扎的湖湘之地的沅州,南下桂林,途径柳州,从新兴入新会,为他的进攻作掩护。
&esp;&esp;而此时,孙可望的清兵就驻扎在新会城,日夜防备着南明军队的来袭。
&esp;&esp;李定国一路冲锋,旌旗猎猎,刀枪席卷,如一道洪流自天际翻涌而来,三万骑兵硬是杀出了三十万的气势。
&esp;&esp;孙可望以为这就是主力了,忙打起全部精神应战,结果万万没想到,郑成功居然绕路从后方杀来,这一下毫无防备间,顿时就全面崩盘,残兵败将一路溃散千里。
&esp;&esp;郑成功水师顺流入广州,炮火一通狂轰乱炸,广州守将眼见郑成功神兵天降,遭遇围攻了两日,就抵不住心理压力,直接开城出降。
&esp;&esp;广州居民大喜,纷纷出城十里相迎,这座东南地区最重要的坚城之一,就此被南明攻克。
&esp;&esp;郑成功并没有停留,而是继续北上,扫灭驻扎在广东北部的清朝平南王尚可喜,尚可喜自刎,部众皆降。
&esp;&esp;又逐当年的叛将施琅入海,进行了一场激烈的海上白刃战,最终尽诛叛军。
&esp;&esp;到这个时候,清兵之前派来围剿他们的大军,在八旗增援未至的情况下,就只剩下了秦王孙可望这最后一路。
&esp;&esp;孙可望自知难以幸免,一路疯狂逃亡,妄图重演当年在云南曲靖交水河畔,和李定国交战的旧事,来一个单骑难逃。
&esp;&esp;然而,当年他被李定国打得抱头鼠窜,十万大军一触即溃。
&esp;&esp;如今也同样如此。
&esp;&esp;甚至因为这次南明大军是水陆并进,而且还装备了先进火器的缘故,孙可望被打得更加凄惨,最后尸体掉落下来时,完全是一团血肉模糊。
&esp;&esp;李定国望着这一幕,轻轻叹息了一声。
&esp;&esp;孙可望没有降清之前,曾是他的兄长。
&esp;&esp;这一场始于西营内部、终至势不两立的纷争,今日终于结束了。
&esp;&esp;一旁,小滚滚并不知道饲养员在想什么,在草地上爬蹭了一会,忽而抓起一支烟花筒,刺溜,使劲向孙可望的尸体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