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似是深受打击,遂出言安慰道:“陛下已经尽力而为,做出了自己能为阿和做到的任何事了。”
&esp;&esp;檀道济虽然惨,但比起他,终究幸运了许多。
&esp;&esp;在最好的年纪遇到了最好的帝王,得到了全心全意的对待和信任,倾其所有地彼此奔赴。
&esp;&esp;刘裕就连死前在遗诏中,都不忘给他加一重保护锁,告诉继承者,檀道济一心北伐,不恋权柄,你可以放心地用。
&esp;&esp;他立了四个互相掣肘的寒门官员、世家子弟,作为托孤大臣,进行权术制衡,独独没有立最信任的檀道济。
&esp;&esp;因为刘裕希望他的冠军将军,这一柄他亲手用十年铸就的国之利剑,可以不受任何政治因素掣肘,自由驰骋疆场,策马仗剑江北。
&esp;&esp;但他终究是错算了。
&esp;&esp;或许也没有算错,因为,他始终没有看错檀道济这个人,檀道济继承了刘裕的遗志,坚定不移地北伐,抗击北魏,横扫鲜卑。
&esp;&esp;就连他的死,都是宋文帝刘义隆以伐魏之名,将他骗入朝中,在践行宴上一举拿下的。
&esp;&esp;刘义隆还在檀道济死后,为此庆祝连日,大赦天下。甚至连身后名都不给檀道济一个清白,将元嘉北伐兵败的责任都尽数推给了他,纵然在那个时候,檀道济已经去世十三年了。
&esp;&esp;刘裕听完了这些叙述,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esp;&esp;这件事宛如最后一根稻草,刘义隆的种种行为加起来,已经完全突破他的底线了。
&esp;&esp;他转头看了看檀道济,小檀将军目光呆滞,显然未从如此惨烈的未来命运中回过神,忽然喃喃道:“我想一个人静一静……”
&esp;&esp;“去吧”,刘裕暗叹一声,叫了几个人远远地跟着他,确保他的安全,而后振袖而起:“鹏举陪孤去外面走走。”
&esp;&esp;岳飞沉静地点头。
&esp;&esp;他们来到了落日晚照的临安城头,并肩而立,向北眺望。
&esp;&esp;目光仿佛穿透了大江南北的苍苍烟树,亭台楼阁,穿透了无数的刀剑寒光,风霜雨雪,望见了北方的开封,洛阳,长安。
&esp;&esp;近千年的时间阻隔,人间王朝换了一代又一代,更迭变迁,可天地自然的风景却依旧亘古如斯。
&esp;&esp;就连北望的方向,也都是一模一样的。
&esp;&esp;刘裕本来心思烦乱,这般看了一会,忽而也平静下来,便听见岳飞说:“我此次出战,必为陛下带回延寿之物,以续江山社稷。”
&esp;&esp;他语气很轻,浸没了漫天静谧的霞光,却一字字有如利刃入木三分,充满了决绝之意。
&esp;&esp;刘裕叹了口气,伸手按在他肩上道:“辛苦你了。别的倒也无甚,孤只是担心孤走了之后,你又该如何自处。”
&esp;&esp;岳飞实力再强,终究是臣子,会受到当朝帝王的命令掣肘。
&esp;&esp;今日刘义隆能违背他的遗诏杀檀道济,难道来日杀不得岳飞?
&esp;&esp;他甚至可以想象,他颁布的那些政令改革,义熙土断,重用寒士,轻徭薄赋,大开教育之门,阻截世家门阀。
&esp;&esp;如此种种,恐怕也是人亡政息,江山还不知道要被刘义隆嚯嚯成什么样。
&esp;&esp;这是刘裕绝对不能容忍的事情,所以第一时间,刘义隆就被他从继位人选中剔出去了。
&esp;&esp;然后他发现……
&esp;&esp;好家伙,其他儿子一个不如一个,还比不上刘义隆呢。
&esp;&esp;而且现在这个节骨眼上,即便是找养子继承大统,也已经完全来不及了。
&esp;&esp;还是算了吧,只能自己活长一点,在有生之年把能做的事都做完、能打完的地盘都打下,别指望后人了,那些都是虚的。
&esp;&esp;岳飞轻声说:“是我应尽之义,陛下为我做了如此多的事,当是我回报陛下的时候了。”
&esp;&esp;刘裕看着他,笑叹道:“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