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众多的多元化大国,管理必须慎之又慎,稍有不妥,就会陷入像蒙元一样四分五裂、分崩离析的凄惨境地。
&esp;&esp;事情非常棘手!
&esp;&esp;岳飞本想从旁人那里借鉴一些优秀经验,特别是先前同样建立了多民族大帝国的郑成功,新宋横跨三洲,疆域甚至比刘宋还广一些。
&esp;&esp;但他很快发现,新宋的政治体制在这里根本不适用。
&esp;&esp;因为新宋帝国自建国起,就立足于海外,是先进的海洋文明体系,主打一个海纳百川、包容并济的格局,对四海八荒兼蓄并收。
&esp;&esp;什么人口、资源、土地,看到了就是我的,统统拿来;什么五湖四海的人才精英,不挑不挑,全部都要;管你肤色黑的白的棕的,统统必须讲汉语写汉字浸入汉文化全部变成汉人。
&esp;&esp;这也是他们的国情所决定的。
&esp;&esp;新宋帝国建国之初,只有来自崖山的十万本土汉人子民。
&esp;&esp;这些人当然远远不够,所以,他们后续的开疆拓土和商战基建,主要就是依靠大量的海外土著、俘虏、归化民、属国人民。
&esp;&esp;这些有色人种,虽然外观上不像汉人,但内心已经完全汉化了。他们完整参与了整个新宋帝国的发展黄金时期,从头开始一砖一瓦地建设自己的国家,长期以往,对帝国、对他们的汉文化身份早就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
&esp;&esp;所以天下一统后,这些人也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国家一份子,参与进了日常治理当中。随处可见有色人种和汉官的混合搭档,共治天下。
&esp;&esp;但刘宋帝国这边,又是另一种情况。
&esp;&esp;这边从最开始起,岳飞带领着打江山、平天下的主力都完全是汉人,其他民族只是被他们打败、所以被迫称臣的手下败将而已,今日慑于武力臣服,不代表明日就不会反叛。
&esp;&esp;另一方面,新宋帝国领土以海上为主,海路四通发达,乘船朝发夕至,刘宋这边基本都是陆地,文明也完全是敦厚朴实的陆上文明风格。
&esp;&esp;所以,刘宋面对的情景,比新宋还要艰难许多倍。
&esp;&esp;当前天下初定的和平景象只是暂时的,四方暗流涌动,岳飞等人就像坐在火药坑上,如不设法将民族裂缝等易燃物及时排除,很快就会被炸得粉身碎骨。
&esp;&esp;纵然岳飞用兵无敌,他在一日,所有人就丝毫不敢轻举妄动,但他总不能一直待在崖山副本吧。
&esp;&esp;他想让刘宋帝国传承千秋万世,就绝不能给后人留下什么隐患,必须要在自己有生之年解决这个问题。
&esp;&esp;天幕上,众皇帝也对此展开了热烈讨论:
&esp;&esp;【魏武帝曹操】:孤提议迁都,必须得迁往北方才能更好地维护统治。
&esp;&esp;【魏武帝曹操】:长安、洛阳、开封,这几地都不错,或者直接选元大都,宫室营造都是现成的。
&esp;&esp;【明武宗朱厚照】:问题是他这个疆域太大,别说长安,就算迁到大都依然远远不够,西边还有什么哈密力、宣政院辖地需要管理。
&esp;&esp;【明武宗朱厚照】:不如迁到甘肃行省的甘州。
&esp;&esp;【周太祖郭威】:朱厚照选都城的标准是什么,直接拿卷尺量一下,然后选舆图最正中间的那个点?
&esp;&esp;【北齐神武帝高欢】:没准是拿飞镖乱扔的!
&esp;&esp;【秦昭襄王赢稷】:甘州通渭一带,已经是我大秦最最最荒凉的边境。
&esp;&esp;【晋武帝司马炎】:别说大秦,几百年过去那里还是荒凉边境。真要迁都过去,还没开始启行动身,就已经天下大乱了。
&esp;&esp;【陈文帝陈蒨】:唉,因为疆域广阔而感到管理困难,这是何等幸福的烦恼。
&esp;&esp;【北周武帝宇文邕】:陈茜茜转头看了看自己的江左一亩三分地,顿时羡慕坏了。
&esp;&esp;【陈文帝陈蒨】:宇文狗贼,你没救了,等死吧(拔刀 jpg)
&e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