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esp;&esp;吕布恍然大悟道:“哦,学到了,原来二叔父考虑得如此深远,在战场上不肯出兵,是为了照顾我们这边的战线,我还以为是你贪生怕死!”
&esp;&esp;忽必烈一噎,完全当作没听到,又继续说道:“兄长固可以在战场上,将你这幼子引为一时臂助,那么战后方呢?他刚勇无谋,岂能与我关中封地进行协调,管理好后勤工作,如此莽夫冲上战场,不过是有败无胜而已——”
&esp;&esp;话说了半截,蒙哥若有所思道:“你提醒我了,你的封地确实是个大问题,还是直接封给吾儿吧。”
&esp;&esp;忽必烈难以置信地看着他:“你连我的封地都要拿走,给他一个外人?”
&esp;&esp;蒙哥:啊这。
&esp;&esp;你能不能有点自知之明,这个王帐中你才是外人啊!
&esp;&esp;他这个决策自有一番考量在里面。
&esp;&esp;一来,在蒙古帝国给义子/养子封地并非特别罕见之事,早在成吉思汗时期就有先例。
&esp;&esp;二来,忽必烈确实将关中地区治理得相当丰饶富庶,已经有了一套稳定的运行体系,蒙哥也不指望吕布去做什么改进,只要将以往的那套体系继续沿用过来,年年帮他收税就可以了。
&esp;&esp;三来,关中地区的上层力量以汉人世侯为主,吕布跟他们打交道显然更亲切,有利于展开工作。
&esp;&esp;反正蒙哥就这么拍板做了决定,当然,这一切都是后话,眼下还是这边伐宋的事项最为重要。
&esp;&esp;忽必烈沉声说:“你褫夺我封地另给他们,这是违背祖制的。”
&esp;&esp;蒙哥是什么人,那是被正史盖章“刚明雄毅”的一代英主,行事万分果决,岂能被他一句话顶回去:“哦,违背就违背了吧,朕能登基就已经违背祖制了。”
&esp;&esp;忽必烈闻言气了个倒仰,目光扫到一旁,见吕布正在充满挑衅地看着他,要多狂妄有多狂妄。
&esp;&esp;然而蒙哥一转身,他又瞬间戴上了乖巧好大儿的面具,满脸都写着「我也不想当高官啊,但我作为一个好义子,必须得给义父分忧是吧,这波只能上了」。
&esp;&esp;蒙哥见他没有再说那些扫兴的推辞之语,满意地点了点头。
&esp;&esp;他转过头,吕布顿时原形毕露,对着忽必烈十分狂野地晃了晃中指。
&esp;&esp;忽必烈:“……”
&esp;&esp;好一个双面人,真想动手跟他拼了!
&esp;&esp;蒙哥见他神情狰狞,直欲择人而噬,当即心生不满道:“你什么意思,用这种不善的眼神看着吾儿,莫非你还怀恨在心?”
&esp;&esp;吕布配合地从他身后探出头,一边掂量着方天画戟,一边露出了一个「天呐好害怕,二叔父怎么这么凶」的神情。
&esp;&esp;堪称言行不一的极致了!
&esp;&esp;忽必烈实在是忍无可忍,怒气冲冲地拂袖而去,他怕自己再多待一秒,就会忍不住跟这狗贼拼命。
&esp;&esp;身后,还传来了吕布困惑的声音:“义父,二叔父怎么忽然那么凶,他不会生气了吧?”
&esp;&esp;蒙哥满不在乎地摆摆手:“他脑子有病,吾儿莫理他!”
&esp;&esp;“看看这个你接管了东路军之后的势力分布图,关于下一步的攻宋思路,你有想法没有?”
&esp;&esp;……
&esp;&esp;忽必烈在蒙军中闷头待了数日,压根不出门,也不见客。
&esp;&esp;按照蒙哥的意思,他最好能识趣点,主动交出自己的主帅军印,那样对大家都好,可以留个体面。
&esp;&esp;但忽必烈现在摆明了就是要用拖字诀,毕竟南宋那边的十万大军已经准备进攻夔州了,他就是想要耽搁时间,让吕布少一些和东路军磨合熟悉的机会,然后打一场大败仗。
&esp;&esp;届时,他再赢一场战争,对比如此强烈,蒙哥总不能忤逆所有人的意愿,硬扶吕布上位吧?
&esp;&esp;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