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渴望终究是有限度的,不可能以让蒙古帝国陷入分裂困境为代价。
&esp;&esp;蒙哥考虑到如果派吕布班师回京,立刻就会陷入蒙古精锐的内战(就像后世阿里不哥和忽必烈争位),完全是一种无意义的内耗折损,因此果断决定将内战转为对外动兵征伐。
&esp;&esp;同时让阿里不哥等人也纷纷出兵南下,统一归吕布调配,整个哈拉和林的城市将处于一个守备空白的状态,仅有昔里吉和一万怯薛军,以及其他一些北方边缘部落守军,火速完成登基即位事宜。
&esp;&esp;吕布看完了遗诏内容,又听陈宫给他把背后的思路细细分析了一通,当真是满心骇然。
&esp;&esp;好一场抛开一切的生死豪赌!
&esp;&esp;这里面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是满盘皆输,譬如阿里不哥等人拒绝动兵南下,直接作乱,又或者西方的旭烈兀、钦察汗国等人听闻上都空虚,直接杀了个直捣黄龙。
&esp;&esp;介时蒙古大军还在江南与宋廷鏖战,远隔千里万里,便是想回师救援,也已经来不及了。
&esp;&esp;他忍不住问:“义父这么做,会不会太冒险了?”
&esp;&esp;对此,蒙哥只回应了四个字:“秘不发丧。”
&esp;&esp;吕布一脸懵逼,完全不知道他在说啥,陈宫倒是很快反应了过来,解释道:“他想让阿里不哥等人认为他还活着,下天子诏,若抗旨便视同谋逆。”
&esp;&esp;吕布无语,心想老皇帝哪来的自信,啥视同谋逆,难道就不能一怒之下直接反了吗?
&esp;&esp;蒙哥像是看出了他的疑问,缓慢擦拭着自己的长刀,他的声音浸没在这冰冷凛冽的刀芒中,一字一句,有着铿锵如金铁的沉重分量:“朕的四弟不敢,他们都不敢。”
&esp;&esp;吕布默然。
&esp;&esp;“朕只要活着一日,他们就不敢有贰心”,蒙哥又道,“纵然朕的死讯传出,在没有见到朕的尸体前,他们依旧要顺应朕的诏书行事,莫敢违逆。”
&esp;&esp;他神色平静,并无一丝一毫的自傲之色。
&esp;&esp;也正因为平静,所以其中的语意才分外冷凝锐利,令人心惊,就好像在阐述着一个颠扑不变的亘古真理,格外引人信服。
&esp;&esp;蒙哥沉声说:
&esp;&esp;“朕戎马一生,杀敌无数,三洲之地,翻覆掌中,眼前的江山都是朕亲手打下来的,从昔日盘踞草原之地的寸土,一跃变为了雄踞万里的帝国。”
&esp;&esp;“他们见证过朕的光辉,追随朕一同南征北战,已经在朕的阴影下蛰伏了太久。正因为足够了解朕是一个怎样的人,所以他们才不敢生出反意。”
&esp;&esp;“朕在一日,这帝国就在。”
&esp;&esp;这一刻,老皇帝虽然人还是在病榻上,他的精神意志却无比挺拔,高出了青云万里,化作长箭峥嵘,御电飞驰斩落群星,刺穿了整片寂静而寥旷的天穹。
&esp;&esp;夜色从窗外倾倒进来,如同墨色翻卷,却被他这种锐意风发的气质逼退,蜷缩进了行宫的一个角落。
&esp;&esp;吕布沉默许久,不得不承认老皇帝说得没错。
&esp;&esp;他就是有这么大的威慑力,只需要一个名字就能镇住所有人。
&esp;&esp;纵然是野心勃勃如忽必烈,也只敢暗中积蓄力量,到了蒙哥这位兄长面前,也是乖巧如鸡,甚至还要用上掩面痛哭的招数来保命。
&esp;&esp;纵然是能征善战如旭烈兀,依旧甘愿作这位兄长手中的一把刀,直到他死后才敢开国建业。
&esp;&esp;纵然是桀骜不驯如拔都,以及跟托雷一系素有恩怨的窝阔台一系、察合台一系,在蒙哥在世的时候,依旧是俯首称臣,不远万里过来朝拜,如同友好邻居。等后来蒙哥一死,忽必烈上位,立即翻脸自立为王。
&esp;&esp;蒙哥这个名字,在长期的征伐中已经成为了一面蒙古帝国的旗帜,一块笼罩在欧亚非大陆上的阴影。
&esp;&esp;史书说他“刚明沉断,威著中外”,“皆以为致治之主,不世出也”。
&e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