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霍去病顿时来了兴趣,凑上来一起看,便听见他说:“我们接下来预备要攻打南方占城,速战速决,在来年春日海上迅风到来前结束战事。”
&esp;&esp;哇,霍去病顿时眼前一亮,这是要搞大事的节奏!
&esp;&esp;“当然,攻打占城只是一部分”,陆秀夫素白的手指徐徐掠过纸面,定格在了中南半岛地区的真腊古国位置,“这次我们要同时拿下两个国家。”
&esp;&esp;张世杰的海盗舰队走的是精兵简政路线,人数巅峰时都没过万。这其中固然有优中取优,择选精兵的考量在,但更多的还是客观环境的制约。
&esp;&esp;他常年纵横海上,因为不愿履及元土,故而鲜少登陆。
&esp;&esp;加之五陵岛和周边的一些基地岛屿并不适宜种植粮食,所以舰队的食物来源几乎纯靠劫掠,无法稳定供应大批量人口。
&esp;&esp;陆秀夫来了之后,顿时觉得这样不行,完全不可持续发展。
&esp;&esp;粮食是制约军队战斗力的第一因素,必须予以重视。
&esp;&esp;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一面派陈英带着商船出海,续接之前中断的海外贸易,用海岛特产叫唤回了大批粮食,一面每日进入周边海域探察,开发了若干无人岛屿。
&esp;&esp;若是地势平坦、土地质量较高的,就遴选为粮食基地,立刻着手开荒耕种。
&esp;&esp;若是以山石为主,无法进行农业推广、但又天然地形较为险峻隐蔽的,或建设为军事基地,或建设成港口停泊。
&esp;&esp;还有几个尤为特殊的岛屿,比如一座覆盖了大面积茂密椰林的岛屿,椰子虽然不能被视为主要粮食,却也是一种极好的贸易资源,也派专人去开发采集。
&esp;&esp;当然,这些都是常规操作,真正对于扩充实力起到决定性作用的,还是要一块幅员广阔且资源稳定的后方大根据地,这样才能养更多的兵员,打回东南沿海一带。
&esp;&esp;陆秀夫推敲一番,将目光放在了占城处。
&esp;&esp;占城不仅气候绝佳,水稻一季三熟,存活率极高。
&esp;&esp;更关键的还是它的地理位置,打下了这个桥头堡之后,周围环绕的一圈中南国家,都可以迎刃而决,包括安南、真腊、暹罗、满刺加,还有半岛附近的苏门答刺、旧港、瓜哇等国。
&esp;&esp;这些可都是源源不断的土地和财富收入。
&esp;&esp;而且从占城回攻琼州、广州等地,也是相当方便,水师朝发夕至,势如闪电。
&esp;&esp;占城本来是元朝的一个行省,奉表称臣多年,但随着元末忽必烈上位,整个朝廷陷入了风雨飘摇,他们的叛逆之心也在逐渐抬头。
&esp;&esp;这一年,占城王子制旻准备反元,但因为实力弱小,派人来向张世杰求兵,以及换得一些军火武器。
&esp;&esp;……
&esp;&esp;消息传到元廷朝中,忽必烈大怒,他最厌恶的海盗头子和最不服帖的边境下属居然勾结在一起了,这还能忍?
&esp;&esp;但是,忍不了也得忍啊。
&esp;&esp;这段时间以来,忽必烈宛如大元补锅匠,兢兢业业,四处拆东墙补西墙。
&esp;&esp;成宗皇帝给他留下了一大堆窟窿,财政问题依靠抄家各路蒙古贵族总算是初步解决了,至少有了出征的经费。
&esp;&esp;本来吧,伯颜奉命南征江西,扫平庐陵弋阳信州等世家盘踞地,结果出征到一半发现没钱了,只好停在半路上,当真是凄惨无比。
&esp;&esp;远征需要很多钱,而在忽必烈那边,消灭张世杰的优先级要高于这些不服帖的江南世家,故而将极为有限的资源倾斜向了张弘范。
&esp;&esp;等到张弘范覆灭之后,忽必烈一边搓着牙花子倒吸冷气,呜呼哀哉,心想如何能这么倒霉,一边却是毫不犹豫,立刻调配朝中的钱粮去支援伯颜。就这样,伯颜收到了半路打来的欠款,终于重新又踏上了征途。
&esp;&esp;忽必烈最后抄家的一个人,便是帮助他抄了大半个大都蒙古贵族之家的阿合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