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esp;&esp;忽必烈对八思巴十分信任,因为压力巨大,所以将一线希望寄托在了超自然力量身上,寻求个精神寄托。
&esp;&esp;根据八思巴的建议,之前他派杨琏真迦去挖掘明朝帝王宗室坟墓,准备剖棺戮尸,毁尽其骨,与牛马呕泄等世间至为污秽之物混合埋葬,以此来镇压大明王气。
&esp;&esp;又有一系列骚操作。
&esp;&esp;什么征四十万民夫出征;什么公开买卖官爵只为筹集军资;还有什么为了防止大将拥兵自重起不臣之心,故而设置营地灵活用兵,不允许将领掌握私兵,导致许多大将不得不带着完全不熟悉的新兵上战场……
&esp;&esp;朝中的有识之士见他如此倒行逆施,人心必然生变,极力抨击,甚至抬棺死谏,以头触柱,也没换来忽必烈的半点回心转意。
&esp;&esp;加上兵燹之余,赤地千里,粮谷欠收,又出重税,百姓什么易子而食、观音土、吃树皮之类的都是常规操作,就这样依然活不下去,饿殍遍野,伏尸千万里。
&esp;&esp;忽必烈不让百姓吃饭,百姓自然要砸掉他的饭碗。
&esp;&esp;所以,张世杰旗帜一出,所过之处响应如潮,黎庶要么揭竿而起蜂拥加入,要么箪食壶浆争相慰劳,让他在起义之处迅速扩充实力。
&esp;&esp;一开始下场的只是百姓,到后来气候已成,大势已经站在了他那边,众多的世家贵族、衮衮诸公眼见有利可图,纷纷明里暗里倒戈相向,果断放弃了与蒙元政权共存亡,献城献土,只求来日论功行赏,在新朝搏一个开国元勋。
&esp;&esp;这些人小半本就是墙头草,还有一大半全是为忽必烈所迫,特别是那些蒙元军功贵族,几度被忽必烈不懂军事,一同胡乱指挥安排,派出去送死,一通微操遥控死得可难看了。
&esp;&esp;倒流时空的这个版本的忽必烈年纪轻轻,未经军旅历练,压根不知道战场风云瞬息万变,只知想当然地进行安排,一场场损兵折将,元帅战死,也让军功贵族们怀恨在心,一有机会果然反了他。
&esp;&esp;天下百姓也是被忽必烈逼反的,假使他不四处胡乱用兵,颐养天时,休生养息,怎么说也能撑久一点,哪里至于才登基数年就兵败如山,大厦将倾。
&esp;&esp;从如此意义上来说,张世杰如今在大都城下,不是一道给蒙元王朝一剑封喉的利剑,而是一张这个帝国百年间累累血债的判决书。
&esp;&esp;……
&esp;&esp;此刻,忽必烈登上大都的顺承门,落日楼头,旌旗招展,极目远望。
&esp;&esp;城下漫山遍野尽是敌军,长旆纵横连云,甲光浩瀚摧城,铺排的剑戟如电光般纵横席卷,轰然的进攻战鼓回响,森森然满蔽长空。
&esp;&esp;放眼望去,至少有数十万之众。
&esp;&esp;而忽必烈这里却只有一城的数万守军,和寥寥一座孤城。
&esp;&esp;此刻,他心头终于生出了一丝悔恨,倘若当初没有和真金、阿里不哥火并,而是将张世杰的威胁放在首要之处,并肩御敌,是否今日犹有反败为胜之机?
&esp;&esp;但这样的懊悔情绪也只是在心头一掠而过,随即背脊挺得笔直,一副傲慢而又冰冷坚定的姿态,像忽必烈这样的人,纵然问题再大,但他的意志总是坚决如铁,是一位真正的铁血战士。
&esp;&esp;而此刻。
&esp;&esp;城下围城的众人神色轻松,气氛欢快,虽没有当众交头接耳以免影响军心,但那种不容置疑的愉悦和必胜信心还是一下子流露了出来。
&esp;&esp;笑死,我们这么多武庙齐聚,攻打大都不就是走个过场?
&esp;&esp;别说忽必烈这个军事菜鸟了,就是把全盛时期的「上帝之鞭」蒙哥放在这里,他也赢不了啊。
&esp;&esp;当年被忽必烈逼走,如今正在西征攻打叙利亚,已经建立了自己国家的蒙哥:一脸懵逼 jpg
&esp;&esp;朕都已经退出纷争不跟你们玩了,怎么还cue朕?!
&esp;&esp;其中某些心思特别活跃的,比如小老虎,已经在计划进入大都之后要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