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esp;&esp;目瞪口呆 jpg
&esp;&esp;谁家写宣传手册把这玩意写上去的啊,这不是摆明了说“天命不在我”,催人赶紧跑路?
&esp;&esp;郑成功笑容缓缓消失。
&esp;&esp;这,还好在历史上冯梦龙死得早,没成功赶到福州,也没把这本书发行出去,不然真是有够他们头疼的。
&esp;&esp;他揪住冯梦龙,百思不得其解地问:“这些灾害恶兆,究竟何处与父皇的「中兴」主题相关?”
&esp;&esp;冯梦龙挺直腰板,一脸确信地告诉陛下:“自然是为了表示先皇经历如此多的灾害打击,依旧坚持了下来,这才是天命所归,是人定胜天的典范,想必会在百姓之间形成极为强大的号召力!”
&esp;&esp;他可是很支持人道胜于天道这一观念的,人的因素远比天命更为重要,甚至之前就在《喻世明言》里面大书特书过。
&esp;&esp;郑成功一向不信天命,觉得事在人为,就连自己登基都没有祭天,而是祭人,祭祀各位为国捐躯的战魂先贤,当世同侪,与来日只认。
&esp;&esp;但这并不妨碍他觉得冯梦龙把这些东西公开写出,广而告之,这种行为简直宛如智障。
&esp;&esp;若是隆武帝此刻站在这里,想必也要深感无言以对。
&esp;&esp;郑成功叹了口气,往旁边让出一条道来,看着陈蒨等人说道:“你们动手吧,记得给他留最后一口气。”
&esp;&esp;反正历史长河也是副本的一部分,不会出现真正的死亡,保下冯梦龙一命就行了。
&esp;&esp;这家伙需要一场非常彻底的教训!
&esp;&esp;然而,他这边虽然松口,陈蒨等人却无比紧张,面面相觑了好一阵。
&esp;&esp;不对劲,明世祖会这么好心?
&esp;&esp;这摆明是挖好了圈套等着我们往里跳,指不定我们刚打完冯梦龙,他就会跳出来跟我们索要十倍的赔偿!
&esp;&esp;你看,那边张煌言的账本都拿出来开始写了,我们一定不能让他得逞!
&esp;&esp;只是准备写诗一首,抒发一下建国不易、走到今天真难啊的张煌言:???
&esp;&esp;为什么这群人忽然用无比警觉的目光瞅着他?
&esp;&esp;就这样,冯梦龙幸运地再次逃过了一劫。
&esp;&esp;……
&esp;&esp;此前,郑成功使用许愿签,帮助霍去病招募万朝参赛者打工,获得了一笔奖励分成。
&esp;&esp;故而刘彻最终决定把冯梦龙送给他,就当是抵债了。
&esp;&esp;刘彻把《中兴伟略》浅浅翻阅一遍,饶是他也不禁惊叹,居然有人能在登基的第一年就集齐一本古今灾难图鉴。
&esp;&esp;他颇为同情地看了郑成功一眼:“令尊当年可真不容易。”
&esp;&esp;作为一名欧皇,从小到大一直欧气十足,他完全无法理解隆武帝这般非酋的精神世界。
&esp;&esp;也许这个倒霉的家伙,一生中最幸运的事就是遇见了郑成功,也因此花光了所有的运气。
&esp;&esp;不过,刘彻转念一想,明世祖本人的运气也不怎么样啊,纯靠硬实力打拼,每逢出征北伐必定要遇上飓风翻船。
&esp;&esp;等等,他们现在也在船上……
&esp;&esp;刘彻立即往旁边迈了一大步,和郑成功划清了界限,实力演绎了一个什么叫作“莫挨老子”,非常冷酷无情。
&esp;&esp;郑成功:“……没用的,别挣扎了,我们现在在同一条船上,要翻船大家一起翻,除非你提前跳进历史长河。”
&esp;&esp;忽见刘彻四处张望:“你这是在作甚?”
&esp;&esp;“你的幸运滚滚呢,赶紧拿来抱着”,刘彻使劲催促他道,“大汉此次来人,十之八九不识水性,可不能就这样被你翻船霍霍了。”
&esp;&esp;郑成功一阵无语,他是北伐遇飓风,不是平地遇飓风,甚至走到哪里都有飓风好吧,都这样他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