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都去吃这个杏子了,朕一直很好奇到底有多好吃。”
&esp;&esp;他伸手等了一会,李定国果然将剥开的杏子递过来,他咬了一口,觉得味道着实惊艳:“宋祖称此为长安第一杏,确实无愧盛名。”
&esp;&esp;李定国见他喜欢,继续给他剥杏子。
&esp;&esp;结果剥的速度还赶不上他吃的速度快,郑成功又不想自己动手,索性坐在一边等着。
&esp;&esp;“宁宇”,他缓慢眨了眨眼,“你说这棵杏树若是移植到大明,还能长出同样好吃的杏子吗?”
&esp;&esp;李定国就知道他必然有此一问,是以早有准备,心平气和地说:“不知,我已经砍了些树枝准备带回去试试。”
&esp;&esp;“最好多砍一点”,郑成功犹不放心地拽住他,“万一宫里种不活,还可以送到其他地方去。”
&esp;&esp;李定国温声说:“这是自然。整株树都被砍走了,应该足够,现在茂陵仅剩下一块木桩。”
&esp;&esp;郑成功随意地点点头:“好。”
&esp;&esp;二人的交谈如此云淡风轻,好像只是做了一件平平无奇的小事,反倒给刘彻看愣住了。
&esp;&esp;有没有一种可能,茂陵就是朕的陵墓,你们派过去砍树的人就在朕的坟头上蹦迪?
&esp;&esp;刘彻心中悲愤,但他能怎样,当然是含泪吃杏子了。
&esp;&esp;没办法,这味道真让人难以拒绝啊。
&esp;&esp;自己磕了一斤,还不忘指挥宫人拿了一堆杏子糖渍,盐熏,酿酒,反正就是要延长储存日期,等卫青、霍去病归来一起体验。
&esp;&esp;卫玠听到这里,眸中流露出一缕茫然之色:“请问这位宋祖是?”
&esp;&esp;刘彻微微颔首,对他态度倒是极为和颜悦色:“是汉室后裔刘裕,朕与越石的同宗,大宋开国之君,庙号高祖。”
&esp;&esp;卫玠愈发惊讶,他来之前只和大明众人接触过,知道自己将会前往一千多年后,本已深深惊叹,却未曾想竟还有别的异世来客。
&esp;&esp;“敢问陛下是?”
&esp;&esp;刘彻:“世宗孝武皇帝刘彻。”
&esp;&esp;卫玠长睫一震,若碎玉般静静抖落了一片纤细的流光,忽然想到了一个可能:“方才看我的那位……”
&esp;&esp;“他啊”,刘彻挖墙脚的锄头已经举起来了,对着人疯狂暗示道,“他就是你的祖宗卫青!”
&esp;&esp;话音未落,卫夫人一阵惊讶,凑到镜头前面行礼:“您真是长平侯?”
&esp;&esp;小王羲之淡定自若地吃完饭,抹抹嘴,对卫青挥了挥手。
&esp;&esp;卫青没料到这波居然来了个买一送三,还都是大汉稀缺型文化人才,然而待叙定身份,得知这孩子是琅琊王氏之人,不禁生出几分踌躇。
&esp;&esp;刘彻却道:“看他自己的意愿,想来的话便无妨。”
&esp;&esp;等会他们攻入江东,第一个要扫平的就是王敦势力。
&esp;&esp;此人乃是头号不安定因素,野心炽盛,作乱犯阙,图谋王位,王敦身后的琅琊王氏自然也要被彻底清理出历史舞台。
&esp;&esp;但另一方面,琅琊王氏百年间着实出了不少人才,这些人跟着家族一起陪葬太可惜了,倒不如一起打包带走。
&esp;&esp;卫青一想也是如此,便随口又问了一句:“我虽然出生于河东,但一直留在长安,我的后人为甚会叫河东卫氏啊?”
&esp;&esp;卫玠想了想:“这便要从您死后,您的长子卫伉死于巫蛊之祸开始说起了……祖宗,你咋啦,脸色这么难看?”
&esp;&esp;卫青冷笑一声:“没事,你继续说。”
&esp;&esp;他虽然这段时间在外打仗,没怎么补习史书,但之前毕竟在崖山位面待了那么久,小老虎又是个八卦小天才,什么消息都藏不住,总喜欢叽里呱啦往外倒。
&esp;&esp;所以,他愿意也好,不愿意也好,都已经知道了自己的一生走向。
&esp;&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