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t>
&esp;&esp;明世祖说得没错,我们就是要从世家身上全方位无死角地赚钱!
&esp;&esp;这也就是为什么要先推出未成年版本的「十二美」副册的原因。
&esp;&esp;各大世家最怕什么?自然是青黄不接,后继无人,不能振兴门楣,将家族辉煌继续延续下去。
&esp;&esp;所以为了卷教育都卷疯了,全都开设了宗塾教导子弟,只不过质量参差不齐,其中最优者便是谢安在东山安排的陈郡谢氏幼儿园。
&esp;&esp;这个年代又没有科举,世家子弟不需要经历考试的历练,只能靠口碑一较高下。
&esp;&esp;他们比任何一个年代都更重视人物品藻,舆论清谈。
&esp;&esp;结果现在出来一张榜单,有的家族榜上有名,有的无名,上榜的固然骄傲,落榜之人、乃至其整个家族,不得丢脸到九霄云外去,沦为整个江左的饭后谈资?
&esp;&esp;更有甚者,名声的下降还会影响朝廷的上下品等地评定,婚宦联姻,子弟交际,等一系列事情,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esp;&esp;沈约的吴兴沈氏正是南朝顶尖世族的代表,对其中那些运营规则自是门儿清,操控起来,更是如行云流水一般熟稔。
&esp;&esp;所以他们最终确定的榜单顺序,是先推出未成年又副册,而后是已故之人的副册,最后才是主册。
&esp;&esp;为什么将又副册放在
&esp;&esp;司马昱作为会稽王, 当朝最位高权重的实权亲王之一,自然不是什么善男信女。
&esp;&esp;若是仅有沈约一人前来讨债,在此朝毫无背景, 他连门都不会让对方进。
&esp;&esp;但陈郡谢氏的谢朗,还有琅琊王氏的王凝之都来了,正儿八经地递了拜帖, 过了明路。
&esp;&esp;王凝之是打算前来为琅琊王氏的候选人购买发簪投票, 恰好和他们的行动撞上了,自告奋勇陪同前来。
&esp;&esp;司马昱一向注重养望, 自矜风度, 见王谢两家弃至,倒不好失了礼数。
&esp;&esp;只得强忍着心头的腻歪, 将这群闹事者客客气气地请进门招待。
&esp;&esp;此刻,在王府的会客厅中,沈约与司马昱相对而坐。
&esp;&esp;一缕飘渺洁白的炉烟自冰瓷素净的香炉中升起,吹拂过他霜雪冷凝的指尖,又逸散入攒金缀玉、青碧交叠的屏风, 在案前一袅袅, 描摹出一抹伶俜单薄的清影。
&esp;&esp;司马昱纵然满腔怒火,对上他淡然如水的瞳孔, 一时半会也发作不得, 只冷哼了一声:“本王倒要听听世子之事究竟有何缘由。”
&esp;&esp;这是会稽王府一年的赋税,不是什么阿猫阿狗大白菜。
&esp;&esp;他素来知道司马道生是个蠢货,但怎么都不可能这么蠢吧,难不成是在外面遇见仙人跳了?
&esp;&esp;沈约担心他听完之后血压飙升, 暴怒之下直接将司马道生打死, 这账便讨不回来了, 缓缓抬手给他斟了一杯冰茶,语调温柔地说:“殿下先消消火。”
&esp;&esp;司马昱面无表情地接过茶盅,见沈约目光一直落在他身上,一动不动,只得捧起饮了一口。
&esp;&esp;一股凉意瞬间从口腔钻入天灵盖,让神智为之一清。
&esp;&esp;见他饮了茶,沈约稍稍放下心来,将事情始末简略一交代。
&esp;&esp;又道:“世子一心将自己投进「当世十二美」未成年又副册的第一名,只为保送殿下进入政策榜单,一片孝悌之心,诚如金石,动天悯地”
&esp;&esp;司马昱眉心狠狠地跳了跳,心说屁嘞,他自己的儿子什么脑回路他还能不清楚吗,明显就是被沈约忽悠瘸了。
&esp;&esp;他手指攥住了案沿,骨节发出了咔咔的声响:“我那孽子究竟买了多少发簪?”
&esp;&esp;根据当时的禄制,会稽王府等同于诸公及开府位从公者,品秩第一。
&esp;&esp;会稽又是富庶之地,鱼米之乡,净收入高达千万钱一年,就这么被花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