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住激动的情绪,顷刻间就满面红光地说:“魏豫州刺史、骠骑将军带兵来投!”
&esp;&esp;慕容儁:!!!
&esp;&esp;在场众人:!!!
&esp;&esp;不会吧,我们没听错吧,正是燕魏交战、两国胶着的节骨眼上, 敌方大将就自动送上门了?
&esp;&esp;天上掉馅饼也不是这个掉法啊。
&esp;&esp;慕容儁几乎是立刻长身而起, 语气急促地说:“快将姚将军请进来!”
&esp;&esp;想想又觉得不妥, 放下酒杯,一正衣衫,换上了一副正儿八经的神情:“将人带到升龙殿,朕亲自去迎接。”
&esp;&esp;慕容评也下意识往前走了一步,以往他是三公,这种事自然要走在最前列。
&esp;&esp;他伸手就要去接情报查看。
&esp;&esp;不料,右司马皇甫真眼尖,一下瞥见了他这个动作,顿时发出了啧啧惊叹的声音:“前任上庸王殿下,你怎么自行出列了,莫非是对姚将军来降有何疑义?”
&esp;&esp;“老子不与你一般计较”,慕容评脸色涨红,愤愤一拂袖。
&esp;&esp;皇甫真哪里肯放过他,又开始极尽挖苦之能,一会让他去看看眼睛,一会叫他摆清楚自己的位置,如今已经失爵,莫要沉浸在往昔的荣光中无法自拔。
&esp;&esp;慕容评听得颅顶一阵冒烟,几乎气到当场蒸发,想也不想地抡起拳头,就要跟皇甫真一较高下。
&esp;&esp;“够了没有,都肃静!”
&esp;&esp;慕容儁不耐烦理会他们这些眉眼官司,一心想去见人,目光一转,看见了一旁的李清照,当即满面笑容地说道:“易安先生和朕一起去吧。”
&esp;&esp;他还需要对方帮忙出谋划策,便又顺着吹捧了两句:“易安先生好像天边的大扫把,光芒甚是照耀朕心!”
&esp;&esp;李清照见怪不怪,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猜测:“陛下是想说……明亮如彗星?”
&esp;&esp;这怎么听怎么像是骂人的话啊。
&esp;&esp;“没错没错”,慕容儁高兴地点点头,一振衣袖,“就是彗星。”
&esp;&esp;李清照:“……”
&esp;&esp;燕帝每次一张嘴,总给人一种好像二里头的进化过程独独把他遗漏了的感觉。
&esp;&esp;李清照伸手一指李白:“那我未来的参军司马——”
&esp;&esp;“也一起”,慕容儁一言既定,早已等不及,头一个匆匆出了宴饮的宫门。
&esp;&esp;李白思忖半晌,参不透这位豫州刺史姚将军究竟何许人也,便悄无声息地抬起手,从身后戳了戳李清照。
&esp;&esp;“可能是姚弋仲吧”,李清照与他并肩而行,压低声音猜测道。
&esp;&esp;姚弋仲是羌族领袖,其父是曹魏镇西将军姚柯回,本来手握重兵,作为魏蜀之间的墙头草,一直朝三暮四、朝秦暮楚。
&esp;&esp;后来不知何故,忽然加入了魏方,一起攻打姜维灭蜀。
&esp;&esp;姚弋仲在永嘉年间率部东迁,因他为人正直,刚正不阿,专务收容救济,口碑甚佳,故沿途有百姓数万拖家带口前来追随。
&esp;&esp;他仰慕刘琨的为人,听闻刘琨创作的《扶风歌》,就自领了扶风郡公一职。
&esp;&esp;“姚弋仲骨头都不知凉多久了”,李白摆手道。
&esp;&esp;李清照又提出了一个猜想:“那可能是姚弋仲儿子姚平北,在他死后统领所有部众征战四方。”
&esp;&esp;姚平北就是姚襄,东晋平北将军,李白愕然道:“姚襄现在还没有归晋?”谢尚一天天的都在干什么啊。
&esp;&esp;李清照无语了片刻:“明明你才是从江左过来的,现在你问我。”
&esp;&esp;说来这姚襄,可以称为这一时期最惨的一个大冤种。
&esp;&esp;而且,他的冤种之气还不止集中在自己一个人身上,凡是跟他有点关系的,最后结局都挺倒霉。
&esp;&e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