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五胡乱华、重建大汉的过程中,经历了一番烽火历练的话,那么,这一通紧锣密鼓的任务算是补上了他的文治板块。
&esp;&esp;毕竟他本来就是以文武双全、出将入相,而名垂青史的人。
&esp;&esp;温峤独自处理事务,也从一开始的跌撞摸索,到很快掌握规则,游刃有余。
&esp;&esp;不得不说,有一种上位者的气场是天生的,当他上场开大的时候,凤目凌厉地淡淡一扫,似乎便能给人极强的压迫感,一眼洞察到人心深处。
&esp;&esp;周人畏服,不敢称其名,辄以尊号呼之。
&esp;&esp;正是最理想的继承者的模样啊。
&esp;&esp;肃祖陛下望着小外甥的表现,心中满意极了,决定回头定要给辛弃疾包一个大红包。
&esp;&esp;长久以来,因为此前的刘群之死,加之他全家都死于乱兵之中,那么百年之后让谁来继承江山,便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大问题。
&esp;&esp;外甥如此完美的表现,怎么不是一个超级适合的后继之君吧。
&esp;&esp;……
&esp;&esp;此刻,北周的人也在考虑继承者的问题,当然,不是他们自己的继承者,而是陈朝的。
&esp;&esp;随着大军节节败退飞速溃散,江山不住缩水,北周皇帝惊慌之下,也是搞出了一通骚操作,准备买通相关人士,干涉陈朝内政,以达到曲线救国的目的。
&esp;&esp;陈蒨虽然将陈婺华立为皇太女,但并非人人膺服,女帝登基本无前例,何况还是隔了一层的宗室旁枝。
&esp;&esp;这其中最不服的,莫过于他弟陈顼。
&esp;&esp;陈顼之前在沈君理叛乱的时候,就已经搞过一回事了,但陈蒨毕竟只有这一个弟弟,顾念旧情,将他关了一阵之后又放出来。
&esp;&esp;陈顼因此愈发有恃无恐,甚至梦想着未来入主江山,行一段「兄终弟及」之时。
&esp;&esp;所以陈婺华之事,他最为不喜,但经过上次那一遭,再给他十个胆子也不敢再公然违逆陈蒨的意思,只得将不满放在心中,进行一些阴阳挑拨之事。
&esp;&esp;没别的,主要就是给陈蒨增加工作量。
&esp;&esp;反正他不是夙兴夜寐的明君么,件件事都要亲自过目,打不过他,那慢慢耗死他总行了吧。
&esp;&esp;未来小侄女陈婺华登基,主少国疑,到时候还不是任他操作,君不见前朝齐明帝萧鸾之事乎?
&esp;&esp;然而,陈顼这个阴暗的谋划随着温峤等人的到来化为泡影,温峤几个卷王为了得到九州书院的考试高分,争相帮助陈蒨批改公文,并将他赶去休息。
&esp;&esp;陈顼暗自生气,却又不知该如何是好。
&esp;&esp;正在此时,北周使者找到了他,说是愿意扶持他为王,只需要他在陈宫内部发动宫变,最好能够弑杀陈蒨,哪怕是重伤也好。
&esp;&esp;这样一来,陈军就会自动陷入大乱,给北周带来逆转战局的机会。
&esp;&esp;两方一拍即合,也不知是何来的自信。
&esp;&esp;陈顼来了一套迂回操作,并没有起兵进攻,毕竟他那点可怜的护卫数量放在禁军精锐中,连一点浪花都掀不起。
&esp;&esp;但陈蒨是一个重视亲情的人,不会对他太设防,所以陈顼进宫约哥哥一起喝酒,顺带准备了见血封喉的毒药,伺机刺杀。
&esp;&esp;一切计划都很完美,只有一点,那就是宴席开始的时候,辛弃疾也在。
&esp;&esp;辛弃疾对这厮一贯没有好脸色,陈顼也不敢出言赶他走,悄悄将毒下好,心想将他的命一起留下,倒也一了百了。
&esp;&esp;辛弃疾见他神色诡异,隐隐透露着一丝癫狂,沉吟着将酒杯调换了一下。
&esp;&esp;陈顼从容一饮而尽,他这个毒是连环毒药,少一处都构不成毒,所以喝得很放心。
&esp;&esp;他满以为自己喝完之后,辛弃疾该放心了,谁知辛弃疾根本不按常理出牌。
&esp;&esp;“这酒长得如此清澈,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