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山压住,也须要作个法,怎么拿他来凑蒸,才好哩。”
“兄长请坐。若要拿孙行者,不消我们动身,只教两个小妖,拿两件宝贝,把他装将来罢。”
“拿什么宝贝去?”
“拿我的‘紫金红葫芦’,你的‘羊脂玉净瓶’。”
“差那两个去?”
“差精细鬼、伶俐虫二人去。”吩咐道:“你两个拿着这宝贝,径至高山绝顶,将底儿朝天,口儿朝地,叫一声‘孙行者’,他若应了,就已装在里面,随即贴上‘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奉敕’的帖儿。他就一时三刻化为脓了。”二小妖叩头,将宝贝领出去拿行者不提。
不多时,那两个小妖到了。行者将金箍棒伸开,那妖不曾防备,绊着脚,扑的一跌。爬起来,才看见行者,口里嚷道:“惫懒,惫懒!若不是我大王敬重你这行人,就和比较起来。”
行者赔笑:“比较什么?道人见道人,都是一家人。”
“你怎么睡在这里,绊我一跌?”
“小道童见我这老道人,要跌一跌儿做见面钱。”
“我大王见面钱只要几两银子,你怎么跌一跌儿做见面钱?你别是一乡风,决不是我这里道士。”
“我当真不是。我是蓬莱山来的。”那妖道:“蓬莱山是海岛神仙境界。”孙悟空继续骗:“我不是神仙,谁是神仙?”
那妖却回嗔作喜,上前道:“老神仙,老神仙!我等肉眼凡胎,不能识认,言语冲撞,莫怪,莫怪。”
孙悟空见俩小妖这么上道,骗但:“我不怪你。常言道‘仙体不踏凡地’,你怎知之?我今日到你山上,要度一个成仙了道的好人。那个肯跟我去?”
精细鬼迫不及待:“师父,我跟你去。”伶俐虫同样:“师父,我跟你去。”
行者明知故问:“你二位从哪里来的?”那怪回答:“自莲花洞来的。”
“要往哪里去?”
“奉我大王教命,拿孙行者去的。”
“拿那个?”
“拿孙行者。”
“可是跟唐僧取经的那个孙行者么?”
“正是,正是。你也认得他?”
“那猴子有些无礼。我认得他。我也有些恼他。我与你同拿他去,就当与你助功。”
“师父,不须你助功。我二大王有些法术,遣了三座大山把他压在山下,寸步难移,教我两个拿宝贝来装他的。”
“是甚宝贝?”
“我的是‘红葫芦’,他的是‘玉净瓶’。”
“怎么样装他?”
“把这宝贝的底儿朝天,口儿朝地,叫他一声,他若应了,就装在里面;贴上一张‘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奉敕’的帖子,他就一时三刻化为脓了。”
行者见说,心中暗惊道:“利害,利害!当时日值功曹报信,说有五件宝贝,这是两件了;不知那三件又是什么东西?”行者笑道:“二位,你把宝贝借我看看。”
那小妖那知什么诀窍,就于袖中取出两件宝贝,双手递与行者。行者见了,心中暗喜道:“好东西,好东西!我若把尾子一抉,飕的跳起走了,只当是送老孙。”忽又思道:“不好,不好!抢便抢去,只是坏了老孙的名头。这叫作白日抢夺了。”复递与他去,道:“你还不曾见我的宝贝哩。”
“师父有甚宝贝?也借与我凡人看看压灾。”(别说我不尊重原着,原着里写那俩小妖自称凡人)
孙悟空伸下手把尾上毫毛拔了一根,捻一捻,叫:“变!”即变作一个一尺七寸长的大紫金红葫芦,自腰里拿将出来道:“你看我的葫芦么?”
那伶俐虫接在手,看了说:“师父,你这葫芦长大,有样范,好看,却只是不中用。”
“怎的不中用?”
“我这两件宝贝,每一个可装千人哩。”
“你这装人的,何足稀罕?我这葫芦,连天都装在里面哩!”
“就可以装天?”
“当真的装天。”
“只怕是谎。就装与我们看看才信;不然,决不信你。”
“天若恼着我,一月之间,常装他七八遭。不恼着我,就半年也不装他一次。”
伶俐虫道:“哥啊,装天的宝贝,与他换了罢。”
精细鬼道:“他装天的,怎肯与我装人的相换?”
伶俐虫道:“若不肯啊,贴他这个净瓶也罢。”
行者心中暗喜:“葫芦换葫芦,馀外贴净瓶:一件换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