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一缕阳光透过窗户照射到顾阳脸上。
睁开眼,顾阳一如既往的开始洗漱,收拾渔具,渔网。给水缸换水。检查日常所需是否足够。
顾阳的乌篷船停靠的位置是一处水湾,不远处就是青阳县治下一处村庄。出了村庄往外十多里就是鱼市。
这种村庄就是他们这些渔家子日常停靠渔船休息的地方。
这个水湾一般有十多二十家渔家子,相互还算熟络。而村子也欢迎这些渔家子来他们这里定居,毕竟有时候能从渔家子手上买到不少便宜的鱼获,而渔家子也能从这些村民手上买一些日常用品。
量不大,不然早就被鱼帮给盯上了。这也是碧波湖世代的规矩,帮派实力强,人数多,但也不敢引起众怒。因为世世代代都依靠碧波湖生活,这些渔家子和周围的村子早就有了各种复杂的关系。兄弟,亲朋,婚姻等等关系。
一发而动全身。谁也不愿意触霉头。
“阳哥儿,昨儿有啥收获不?”见到顾阳收拾渔具,邻近的几个渔家子高声问道。
顾阳望了过去,这个憨憨叫做铁牛,和顾阳一样,世代渔家子,不同于顾阳,这铁牛还有一个老母亲需要照顾。平时也格外卖力。从小和顾阳打闹玩闹,有时候背锅也一起。属于铁哥们儿。
“有个屁,几条杂鱼,这碧波湖的鱼越来越少了。艹。”顾阳一脸晦气的样子。
铁牛哈哈大笑道:“不是鱼越来越少,是阳哥儿你越来越懒了呗?昨个俺路过你下网那块儿,可是看见你躺船头睡觉来着。你这样能有收获才有鬼。”
顾阳脸色一黑,怒道:“滚。”
“哈哈”
“哈哈”
周围顿时传来一顿笑声。
“阳哥儿啊,你爹娘走的早,可不能这样,俺们渔家子靠的就是这门手艺,可丢不得,这活儿啊,还是得经常练,不然越来越手生,以后咋办?”一道苍老的声音传来。
顾阳看去,脸上立马露出一丝微笑道:“哎哟,我的三爷呐,您就听铁牛这憨货放屁,俺可没有荒废手艺。前天俺还网了十多斤丙类鱼获呢。值两个大钱呢。”
“那就好,那就好,俺们啊,虽然是渔家子,但百年前俺们可都是一家人嘞,这血脉呐,断不了。要不是···算了算了。老了老了,不说嘞。”
铁牛道:“三爷,您放心,俺们顾姓渔家子都团结嘞。”
“对对,三爷,您老放心就是。”顿时,周围还在看热闹的渔家子都出声安慰。
看着周围这么多后辈,顾三爷满意点头,晃悠悠的摇着乌篷船顺着水流进入碧波湖中。很快就消失在一片片芦苇荡中。隐约还能听到三爷那熟悉的歌谣。
见三爷离开,顾阳向着周围这些汉子翻了个白眼。没好气道:“还看个毛,准备出船啊。不然晚上三爷回来又念叨。”
“哈哈。”
“哈哈,阳哥儿你是怕了呗,俺们可不怕。每天能有二三十小钱收获呢。”
顾阳不想搭理这些人,正准备收拾闪人,刚把固定船身的绳子解开,就听到:“阳哥儿,等会,俺找你有点事儿。”
顾阳停下动作,转头看去,是一个精壮汉子。顾阳认得,这人叫顾虎。在顾姓渔家子中家底能排前十,不过有个女人,父母,还有两个小奶娃。所以,偌大个乌篷船显得比较拥挤。
但,这顾虎练的一手猛虎拳。平常十多个汉子根本近不了身。所以,除了正常的渔税外也没额外乱七八糟的杂税。是众多渔家子羡慕的对象。
了解顾虎的都知道,看似风光,这顾虎压力也大,毕竟还有一大家子要养活。除了他每天捕鱼,婆娘还接了不少针线活,和家中老娘一起做做,每月能填补不少。
“啥事?”很快,顾虎来到顾阳船上,把顾阳拉进船舱,看着焕然一新的船舱,顾虎先是一脸惊讶,道:“行啊,阳哥儿,你这整的不错啊。还有这铁桶,冬天就不怕冷了。改明儿俺也去搞一个。不过你烧的时候注意咯,不能完全封闭,不然会死人。前些年那些人的教训可不能忘。”
顾阳笑道:“俺能不知道这些?说吧,啥事?”
顾虎顿时看了看外面,见没人才道:“俺昨天听到一个消息,南岸那片儿金鱼帮最近和虎帮起了冲突,在那片不管是保护费和鱼市进门税都涨了不少。当然,这些不重要,我们完全可以不去南岸鱼市,但他们要是打起来可不管是谁,听说还有好几个武者,是真正的武者,不像俺们这种只有招式,那种武者能练出劲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