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字吗?”
“你娃娃学聪明了,对!有玉龙就能找到那个东西,那东西叫血鳖虫!”
“那个血鳖虫长什么样呢?怎么才能抓住它?”
“血鳖虫,就是一种很小的长得象甲鱼的一种虫子,由于它肉质鲜嫩,轻轻一碰即会流血,而且背甲血红,所以名字由此而来。
血鳖虫常年生长在溶岩的最深处缝隙里,生性胆小,群聚而居,一旦有哪怕最微小的动静,它们便会逃入最深的缝隙。但是玉龙又有它的捕捉绝招,它从口里吐出粘液,这粘液散发出一种血鳖虫最喜欢的香味,血鳖虫一旦粘上粘液,怎么也逃不掉。
只要我们跟着玉龙,守株待兔就可以抓住血鳖虫。
但是特别注意,血鳖虫尾部有蛰刺,小心刺到手,不要把它打死了,否则死去的血鳖虫没有一点利用价值。”
“那我们就在这里了吗?”我心里实在不想走了,但也不好明说。
“不行,这里玉龙少,证明血鳖虫也少,我们进里边看看”
拗不过他,只好懒洋洋地跟在师傅师叔后面。
走了大约半里路后,来到一片石笋特别多的地方,石笋与石笋之间密密麻麻,形成一道石笋林,偶尔一两只玉龙一闪即逝。
“有没有更快捷的方法捉住血鳖虫?”
“没有更好的办法了,只有死等,都不要说话了,各自找个有利地形蹲守,一旦血鳖虫粘上玉龙粘液,立即用纱网网住不准玉龙抢吃!”
我们熄掉火把,因为玉龙和血鳖虫常年生长在黑暗之中,根本不能见光。
时间一分一秒地在过去,附近除了暗河的水流悠远之声,还有偶尔一小滴水滴的声音外,四周分外宁静。
过了大约半个小时,终于听到一阵类似于蚕食桑叶的那种咀嚼之声。
“来了!”师父小声叫道。
“点火把”师傅命令。
“哧”火柴一划,三支火把一齐点亮,只见十几只玉龙仓皇逃窜,很快就没了踪影。
再看那石笋上的粘液处,或多或少粘着几只血鳖虫,我们先用纱网网住粘得多的粘液,再一只只的用镊子夹入预先备好的盒子。
“阿牛师弟,过来”师傅端着盒子叫阿牛叔过去。
我也凑过头去,师傅手拿两把镊子,一手压住血鳖虫身,一手夹住血鳖虫从屁股伸出的小刺。一拉,小刺连同肚子的内脏全部带出。
见血鳖虫已无攻击武器,阿牛伸手将血鳖虫拿在手上,右手捏住红盖甲一扳,一股血流马上射出,他不失时机地凑过嘴巴,就像吃小螺丝肉一样,“哧溜”一声,那本就很少的血鳖虫的血便吸进到他的口里。
原以为吞血就象吞一粒葡萄那么简单,却见阿牛使劲地往下咽,怎么也咽不下去。
当看见他终于咽下去后,突然调转身子哇哇地大吐起来,直吐得他翻肠刮肚,连黄水也吐出来了。
“不想吃了,好大一股腥味呀,受不了了!”
“那咋个得行,我们费了这么大的事陪你一起冒险进来,你说声不吃了就完事了吗?就算不领我们的情,但也想想你那人不人鬼不鬼的日子今后怎么过?……”师父对他一顿训斥。
阿牛低着头,想了一阵,权衡利弊后,似乎下定了决心,从嘴里大声憋出两个字“我吃”。
师傅再次左手用镊子压住血鳖虫,右手镊子夹住小刺往外一拉,内脏连刺带出。阿牛疯了似的抓住血鳖虫,迅速扳开红甲壳,再将喷出的血喷入口里,心一横,硬是强行将血鳖虫的血吞入肚里。
师傅见激将法己奏效,也不多说,继续重复刚才的动作。
如此反复,很快,十几只血鳖虫就要吸完了。
“慢点。师傅,可不可以让我尝尝看是啥子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