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抱住他的手臂,“哥哥,妈妈出门找活干了,让我们在家里守着你,不准出门哦!”
现在的罗家处境可谓山穷水尽。
为救治他的重病耗光了一切积蓄,家里已经没有一粒粮食。
如果今天的劳作无果,一家人恐怕只能挨饿度日了。
那年是1952年,正值“叁反”
“伍反”
运动期间,工厂停工,商业活动减少。
许多行业的工人和小手工业者面临失业。
许多家庭每月收入仅有三四毛钱,生活极其拮据。
有人甚至变卖锅碗瓢盆、被褥以度日,很多家庭的生活状况非常艰难。
罗慧珍外出求职,结果往往空手而归。
家里的东西几乎都被卖掉换钱了。
罗建国想了想,现在上山打猎已晚,因为京郊的山远在郊外,只好带着妹妹们去什刹海钓鱼了。
罗建国第一次认真观察朵朵和果果:长期营养不良使得她们虽然七岁了却显得很瘦小,只像是四五岁的孩子模样。
不过两姐妹长得十分漂亮,大眼睛明亮动人,五官精致玲珑。
“朵朵,果果,哥哥带你们去什刹海钓鱼好吗?”
他问。
果果双眼发亮:“真的吗?我们好久没吃鱼肉了!”
朵朵担心地说:“可是哥哥,你的身体还没好呢,妈妈说不许你出门。”
罗建国跳了几下,说:“看,我好了。
再说,钓鱼也不累。
如果累了,你们会照顾哥哥的对吧?”
“会!”
姐妹齐声回答。
“走吧,拿上鱼竿!”
两人各拿着一个水桶,高兴地跟在哥哥身后。
罗建国走在院子里,四合院的古老建筑风格让他恍若穿越时空。
这大概是四合院的后院吧?原来他意外地买下了这里的一间正房,按照原作的描述,原本这是个聋老太太的住处。
后来在他去世后,她就住了进来。
罗建国平静地拿着鱼竿走出后院的帘幕门来到中院。
一位身穿红色棉袄的大肚子女人正在水泥台上洗衣裳,看到罗建国来了,匆匆抬头看了一眼又低头干活,好像躲瘟神似的。
罗建国认出这就是当初悔婚的秦淮茹。
这位年轻的十三姨长得水灵好看,但她的心肠让人难以接受。
秦淮茹为了达到个人目的悔婚,联合其他人排挤罗建国。
罗建国对此毫不在意。
罗建国径直走过,留下秦淮茹偷偷抬眼瞥了他一眼。
看着罗建国衣衫褴褛还带着两个妹妹,再想到自己现在的幸福——贾东旭在轧钢厂找到工作,成为铁饭碗一族,并拜名工为师,前途一片光明。
她暗暗庆幸当年的选择。
如果罗建国知道她的想法,一定忍不住说一句,“感谢你不嫁之恩!”
这段历史虽已过去,但记忆却无法抹去。
罗建国带着朵朵果果去什刹海的路上,心里默默思考未来的路该怎么走。
话说,贾东旭因为工伤意外离世后,罗建国嫁给了他。
她不得不面对命运的多舛,担心是否是自己带来不幸。
那段时间,什沙海连续下着大雪,为了寻找温饱之法,罗建国带着孩子们——朵朵和果果,踏上了去什沙海冰湖的路上。
厚厚的冰面遍布行人的足迹,阳光洒在这冰面上,反射出道道光芒。
罗建国仔细选定了一个地方开始钓鱼:这里湖水深,光照足,想必鱼儿会在这些温暖的地方越冬。
于是,她动手破开坚硬的冰层,开始尝试垂钓。
此时岸边已经有几名钓友在准备设备,好奇地打量着罗建国。
其中一人问道:“兄弟,这么干能钓到鱼吗?”
罗建国苦笑回应道:“试一试,家中都揭不开锅了,总不能再这样挨饿。”
旁观的一位大爷感慨说起了家里的艰难状况,并表示对目前生活的不满。
而罗建国只是一言不发,专注于等待。
但半天过去,鱼钩上依旧空无一物。
两个孩子也显得很饥饿,不停地问能否吃上饭。
“咕噜噜”
肚子叫声响了好久,让大家都为难不已。
正当所有人都要灰心时,罗建国突然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