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叔想到刚才差点带全家回乡下生活,现在想想真是一步之遥。
有了这政策保障,他即使找不到正式工作,也不会担心女儿挨饿了,内心充满感激之情。
另一边,秦淮茹脸色变得苍白,“我们家和婆婆还有孩子都是农村户口。
会不会有特例?”
她的问话并非毫无根据,因为在以往的日子里,在四合院居住期间易中海对贾家多有照顾。
然而这次毕竟是国家的新规。
面对这一问题,王主任明确地回答:“没有例外。”
意味着只有儿子贾东旭因城市户口才能获得相应的供应。
听完王主任的话,贾张氏坐在地上哭诉不止:“苍天啊,为什么要这样对待我们这些可怜的母亲与子女!”
易中海见此情景皱眉道:“你先别着急,我明天就去找找街道办事部门,看是否有办法将你们户口迁到城里。”
一旁罗建国也被卷进讨论:“建国,如今再迁户到城里容易吗?”
她答曰:“不易。
当初我妈带着我和表姐迁入的时候还是较简单的一批;只需有意在此常驻及具备迁移证明便可以入户。
如果放弃老家口粮向警方备案,在经过派出所核实后也可以。
这项规定在今年2月份即被取消。
现今要想得到四九城户口,非得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岗位才行。”
罗妈妈无奈感叹道:\"看来秦淮茹想搬家进来的愿望是实现不了咯.\"
罗建国则回答:\"大概就是这样了.\"
这番消息使一部分家庭忧喜参半,有人庆幸有人叹息。
第二天,易中海陪同秦淮茹前往社区办公室询问关于迁移的问题,只见人潮涌动、警察也在现场维持秩序,张所长外出会议未归,因此委派建国协助管理场面。
此时,在一片人群中,罗建国受到大家尊重,端茶倒水,尽享闲适。
秦淮茹对此景象感到一阵辛酸,暗自思索着未来的日子里,贾东旭能过上比罗建国更安逸的生活吗?
返回四合院时,不少邻居纷纷上门来了解最新的政策情况,寻求建议。
秦淮茹满脸委屈地恳求:“建国,能不能帮个忙,把我的户口迁过来?我知道我对不起你,但棒梗还是个孩子,他这么小,你忍心让他跟着挨饿吗?”
周婆婆冷冷地指责她:“秦淮茹,你也有脸来说这种话。
我要是你,根本不敢单独踏进门来。
你还在这儿大谈特谈‘棒梗无辜’,你当初退婚时我没说什么,人各有志嘛。
可是当建国重病时你在哪儿?只想着自己过得舒服,可曾想过照顾过建国?你自己种的因,就该自己承受。”
罗建国打断道:“我是派出所的,户口问题请去街道办办理!”
秦淮茹眼泪涟涟地说:“但是建国,你当年能帮助傻柱成为一个大厨,所以我请求你也帮忙下,求求你了……我知道你现在还未成家也是因为我……”
罗建国猛地咳了一下,甚至喷了水到秦淮茹脸上。
罗慧珍立即将秦淮茹拖出屋子,“秦淮茹,你简直不知羞耻。
我家建国名声何在?即使当时你跟他解除了婚约后,你们已是两家各事,要是敢再毁建国声誉,我就没客气!”
“罗婶,请相信我没有恶意破坏他的声名。
只是看到他到现在还没有结婚。”
秦淮茹泪眼汪汪站在门口。
平时温婉柔弱的沈幼甜突然拿起扫帚打向了秦淮茹。
这一举动让所有人都震惊了。
她愤怒地说:
“秦淮茹,不要以为别人都愚蠢!你以为制造一个‘旧情难忘’的形象就能阻挠建国以后的姻缘吗?你休想!”
面对这个揭露真面目的秦淮茹,她哭泣着逃离了院子。
不久,关于罗建国与秦淮茹之间旧情的话题成了院落里热议的对象。
有人传言说,即便是升任科长的罗建国依然忘不掉过去对秦淮茹的情感;甚至有人拿这些传言来讥讽贾东旭——讽刺他的媳妇曾经是建国心中的爱侣。
易中海劝罗慧珍说:“大家无非就是图一乐呵而已,邻居间开点玩笑也正常。
你就不能大气些呢?再说这对建国也没什么影响啊!”
但罗慧珍气急败坏,坚决表示不同意这样的论调,“你倒是好意思这样说,这分明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