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放映员嘛,第七级放映员,每个月能领四十五块钱,比傻柱的收入还高出几块钱。”
他回答得颇为得意。
“好小子,真是长大了,不错!”
许富贵由衷表示赞赏。
而傻柱则不甘示弱:“喂,我也是厨师第八级别,技术活可没少学,工资才三十五块五呢!”
不过他觉得自己在炊事员里面等级比较高,也有种成就感。
放映员和厨师评级有所不同。
前者是一到八,越往上越低;后者分为一到十,同样是越往上越专业,贾东旭跟易中海身后垂头丧气地走在回家的路上。
贾张氏和秦淮茹见到贾东旭归来,急忙站起来关切地问道:“东旭,怎么样了?”
他们期盼着贾东旭能被评定为二级工,那样他每月的工资就会增加到三十五元,也能让家里的生活宽松一些。
然而,贾东旭低头回答道:“妈,淮茹,我被评为一级工,每月工资是二十八元。”
这话一出,贾张氏立刻转头看向易中海,满腔怒气正要发作。
但贾东旭迅速插话说:“师父评上了七级工,每月工资八十九元呢!”
贾张氏只得把即将脱口而出的骂声咽回去,明白了这是易中海有意压制贾家,好让他将来能够依赖贾东旭。
勉强挤出一丝笑容,贾张氏说:“他大爷,您可真行啊!”
易中海笑着回答道:“老嫂子,东旭跟着我学手艺你放心好了,只要他乖巧听话,总会升上更高工级的!”
关于这次工资评级的消息,在整个四合院内引起了不同的反应——有的家庭为之欢喜,也有的因失望而愁容不展。
贾东旭家就属于后者。
罗慧珍不禁叹息:“我以为贾东旭在工厂里干这么多年了,至少会被评个更好的工种,没曾想只是一级!这样一来,贾家人更离不开易中海的帮助。”
罗建国接口道:“要是贾东旭真的升得快,他就不用再受易中海牵制了。
易中海恐怕不会轻易把真正的能力传给贾东旭,直到他自己退休前。”
事实证明,直到1962年,也就是贾东旭不幸去世的时候,他也仅仅是升到了二级钳工,始终没能脱离易中海的影响。
之所以这么说,并非无因。
在钳工分级标准中,除了工龄外还需要技术积累来升级别。
一、二级通常只是帮衬的角色,不能单独完成所有工作;而四级以上则代表着拥有熟练技艺的专业人才;七级不仅精通技术和有一定的领导才能还要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
最高八级则是行业中的大师级别人物,在公司内享有特殊地位,连厂长也会礼遇之。
根据小说描述可知,在长达十年左右的时间里,贾东旭从进入轧钢厂到最终遭遇事故,一直都是低级别的二级工,由此可以推测他在职业生涯上所遇到的阻力有多么大。
这时“三大爷”
阎埠贵回来了,三大妈满脸期待地叫道:“老阎,你回来啦?”
他们家的生活条件确实要比其他人更为艰难——仅靠一个人的工作收入来养活全家六个口。
带着深深的叹气声,阎埠贵对着杨瑞华说:“走吧,我们回家去。”
当众人都以为三大爷每月工资不过几十元时,他们便陆续散去了,结束了这短暂的一场热闹。
回到家里关上门后,杨瑞华轻轻问丈夫:“多少?”
阎埠贵确认孩子都不在家,才压低声音回答:“我是七级教师,实际每月四十一块五,但是对外就说每月二十九吧。”
一听这话,杨瑞华眼睛发亮起来,“这下好咯,家里负担能减轻许多。”
阎埠贵继续说:“咱还是应该计划支出,合理用钱。
吃饭穿衣这些日常消费不算穷,不懂节省才会真的陷入困境。”
杨瑞华点头同意,并且评价道:“这样看下来的话,咱们院子里最不行的就是贾东旭,每月收入仅有二十八块钱。”
阎埠贵则提醒道:“那也不一定呢,不是还有人比他还差吗,比如说罗建国家情况也没多好。”
贾东旭的事情就这样在这小小庭院中被谈论着……
(改编内容大致保持故事走向及核心情节不变,通过不同措辞展现)
【说明】:为了确保转换后的版本仍保留原始作品的核心含义和角色名字未做修改,已经尽可能简化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