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耐,是寞黄人的常态。
即便连夜奔袭已经疲倦至极,即便突然发病又戛然而止耗人精神。
可这三万人依然咬紧牙关的忍耐着。
有一半人,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
此战,可以死,绝不能输。
只是稍微假想了一下失败的下场,他们就惧怕的肝胆欲裂,那种脑子都在跟着血管一起蠕动的剧痛,再也不想尝试了。
本来应该在朝阳初升就开启的城门,今日竟迟迟未开。
但,胡俊雄依然在等待。
辰时,一个盯着城南军营的斥候回禀,他们动了。
胡俊雄脸上终于有了笑意。
“传令下去,全军待命,准备冲锋。”
虽说是在城南的城门口,但这只是一个方位。城南附近没有遮蔽物,三万人要是真的就这么趴在城门口,今天就是天王老子来了,那些守门的士兵也不见得会把门打开。
他们藏在三里外的一片小树林,小树林前面就是官道。最重要的是,驻军想要进城,就必须走这里。
拦路打劫的最好藏身地。
因为是进城平乱,骑兵效果不大,赶来的驻军披坚执锐,却都是近战步兵。弓箭手是没有的,攻城器械也是没带的。
一不是骑兵,二不携带大规模杀伤武器,胡俊雄一点不怕。
城南驻军行进匆忙,只怕城内状况极其糟糕。
胡俊雄死死的盯着这些人,即便他们已经从面前路过,也没有下发进攻的命令。
他们的目的不是阻碍这些人前去支援,而是让宝州城门户大开!
派去的斥候再次回归,远处,城南大门徐徐打开。
胡俊雄猛地起身,高举武器,高声道:“冲啊!夺门者,首功!”
静如处子,动如脱兔。
惩戒高压下,这支杂糅的军队也有了如此严明的军纪。
城南驻军完全没有想到,他们的身后竟然有追兵。
底下的人传来消息的时候,心急如焚的领将先是一惊,随后便想到了来人的身份。他心中充斥怒火,想掉头去教育教育翻了天的寞黄人,可现在又不是合适的时机。
城内大人物们催的急,他想了想,看着近在咫尺的城门吩咐下去,“留三千阻击,其余人跟我进城,要快。”
跑在最前面的胡俊雄看见前面那支军队尾部脱离,前面的城门也没有关闭的意思,哪还不知道这支军队的指挥是什么意思。
狂喜之下,他带头冲锋,绝不和那些人纠缠的机会。
化海境的修为放在临昌国顶尖人物眼中,不够看,但想要临昌国人人如龙,蔑视化海,那也是做梦。
胡俊雄打不过梁岭,但对这些围上来的人,那也是一刀一个。
眼见着他已经追上了前面的人,逼近了城门口。
城门之上的守军也坐不住了。
挽剑搭弓,箭指敌首。
胡俊雄凭借着出色的身手,避开了这一波攻击,可他身侧那些人没有这么好的身手,也没有那么好的运气。
人越来越少,可胡俊雄来不及伤感。
战争就是绞肉机,生命和希望填进去就会被搅个稀碎。
“随我冲!!”
寞黄人和临昌国驻军在城门外不远处厮杀、混战,在寞黄人悍不畏死的突破下越来越接近城门。城门上的弓箭手拿着弓箭,也迟迟不敢放,如果放箭,误伤的可能性高达百分百。城南驻军内,多的是贵族子弟,甚至还有当今少城主,城墙上,没有人敢下射杀的命令。
一犹豫,就错失了时间。
越来越多的人进入了宝州城,守军终于察觉了不对,将领高呼闭门。
但太晚了。
等大多数人进入城门,乌凤呈体内的寞黄花瓣轻轻拂动,近三万人再度爆发疯魔症,这一次,是手持魔武的三万人。
从城门下面,杀到城门上面。
从城门外面,杀到城门里面。
城内,哭声弥天,血染凛冬。
《帝王纪事凤皇篇》:天启十一年末,女帝东征。出峡口,伐临昌。引疯魔之症,屠戮宝州,一日而绝,啼哭三日不绝。
一昼夜后,城西的大门被虎啸军打开。
城门大道上的断肢残腿已经被虎啸军士卒清理过了,但被鲜血染红的土地就没有办法了,他们只能听从乌凤呈的命令,在这些变色的土地上抛播花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