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见面,他们两个虽然不在现场,但以两人在朝中的话语权,也是能一字不落的知道的清楚。
不管是心思深沉的宰相,还是看起来憨厚一些的威武将军都对乌凤呈忌惮不已,她远在西南部,绝对没有来过京都,却对朝廷之上的风云变化了解得那么透彻。
看起来睿泽帝和杜玉山的矛盾好像很尖锐明显,实则不然。
睿泽帝和杜玉山都是体面人,他们就算彼此有很多的想法,在待人处事却不会让人拿捏到任何把柄。
好像人人都知道睿泽帝不愿意让杜玉山成为第一继承人,实际上西南地区的很多官员、城主都不知道杜玉山有继承权。
乌凤呈对政治的嗅觉不弱于朝堂上任何一个老狐狸!
宰相对睿泽帝的了解多一些,他从睿泽帝的态度里还读出了一些别的意思。
乌凤呈提起了杜玉山,很明显便是知晓了杜玉山和睿泽帝不合,这一次睿泽帝看似听从朝臣的意见派出杜玉山去拿下乌凤呈,实则这也是一种对杜玉山的试探。
即便知道这可能是乌凤呈的缓兵之计,但生性多疑的睿泽帝还是对杜玉山起了疑心。
睿泽帝可能在怀疑杜玉山和乌凤呈有联系,他不相信乌凤呈无缘无故提起的杜玉山。
当然,这也是睿泽帝潜意识里拒绝相信乌凤呈是真的看不上他的那几个儿子,而选了“更好”的杜玉山。
睿泽帝的猜疑使得他发散联想,在一开始睿泽帝就怀疑乌凤呈那恐怖的进攻速度源于西部地区不臣之心的那些城主养寇自重,后来发现不是这样,没有人会养寇自重到把自己养死。
但如果是杜玉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