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点和订餐业务分开以后,面积大了些,生意也比以前更好了。
“衣食住行”,向来都是人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中,“食”更是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稳稳地排在了第二位。
对于咱们华夏人来说,在吃这件事情上,那也是从来都不会亏待自己的。无论有钱没钱,只要好吃,都舍得花钱。
黄丽家的小吃铺在钱经理和赵刚、阿陈等人的卖力宣传下,吸引了大批忠实的顾客。
她家的食物分量十足,价格十分亲民合理,同样两毛一个的肉包子,她家的馅料放得足足的,而别人家的包子只有一半的馅。
她家小吃铺子内装修别具一格,环境干净整洁又舒适宜人,让人可以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尽情品尝美食。
正因为如此,黄丽家的小吃铺每天都是门庭若市,热闹非凡。
刘顺的师兄和师姐在镇医院上班,刘顺在店里请师兄师姐吃过一次后,镇上的医生发现这里的饭菜既好吃又卫生,和食堂价格相差不大以后,也在这里订了餐。
黄丽还特意去县城订购了一批铝饭盒,这是为了给没带饭盒又没时间在店里吃的顾客提供便利。
医生和护士或多或少都有点强迫症,不会用店里的饭盒,就派了个人把空饭盒送到小吃铺,分装好后由赵小风送到医院去。
医院离小吃铺虽然不远,但是三十多个装满饭菜的饭盒也不轻,黄丽就想到了家里的三轮车。
黄丽坐在办公室里,翻看着最近一个周的账单,问丈夫:“我们家那辆三轮车呢?”
林宏明摸摸鼻子,看了眼黄丽,嬉皮笑脸地坐到她身边,给她揉肩。
黄丽停下来,一双眼睛直直地看着他,这人可能没发现,他只要一心虚就会摸鼻子,态度还会特别好。
“大哥一直用着,你不打算要回来吗?”黄丽有点生气。
他把车送给大哥,没关系。但是他不和自己商量,这事性质就变了。
林宏明看到老婆生气了,也有点紧张,搂着老婆挤在椅子边,讨好的说:“老婆,大哥要送菜,有辆车方便一些。”
黄丽不动,也没接话。
林宏明凑在她脸上亲她,被黄丽把嘴巴给挡住了。
黄丽推了他一把,没推动,站起身来走到另一边的凉椅上坐下。他还想着糊弄过去,根本没有正视这个问题。
“老婆~”林宏明又屁颠屁颠地跟着过来。
黄丽抬起一只手,阻止他继续往前:“你站住,少给我嬉皮笑脸的,我现在很生气。”
林宏明的笑容逐渐消失,不可思议地看着黄丽:“不至于为了一辆三轮车和我吵架吧?你不是那种人啊!”
黄丽顿时火冒三丈。不是这种人?那我是哪种人?拐着弯骂我是见钱眼开的人呗!他几个月的工资还买不到一辆三轮车呢,就算是旧的也要三百多,还不至于呢!
黄丽深吸一口气,忍住怒火:“你要给大哥,可以。但是这是我们的共同财产,你应该和我商量,而不是自作主张。”
林宏明低下头,沉默了一瞬,他当时就是想着大哥比自己更需要三轮车,脑子一热就送给大哥了,没想到这里。
黄丽心里一阵气恼,三百多的三轮车说送就送了,没和她商量就不说了,这都一个月了还瞒着她,难道他以为她眼睛是瞎的,看不到吗?
现在还没挣什么钱就这样,以后要真挣了大钱还不定什么样呢!
林宏明蹑手蹑脚地走到黄丽身边,语气里带着讨好:“我就是想着大哥天天送菜不方便,再说我们也没怎么用三轮车,你就别生气了。”
黄丽转过身去,不看他,胸口剧烈的起伏着,情绪快到崩溃的边缘。
黄丽总算体会到了当初娘家妈的感受了。
他什么都好,就是一遇到家里的事儿就拎不清。
想当初他们刚结婚的时候,他把工资交给了林母,自己就留了点补贴,平时花销都是黄丽的工资。
那时候他们没分家,又没有孩子,两人的花销也不大。黄丽刚嫁进去,新媳妇脸皮薄,心里不舒服也忍着不说。
后来大哥家生了明扬要交罚款,过世的公公忒鸡贼了,只给出一半,剩下的一半要大哥自己凑。
大哥借遍了亲戚朋友,还差三百块。林宏明就找同事借了三百块给大哥,还骗大哥说是自己存的,让他不着急还。还是大嫂和她聊天说漏了嘴,她才知道这事儿。
那一次她和林宏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