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宏伟听到岳母对他的嘲讽,对李佳的责骂。心里也发狠了,他想:“就算去借钱,借高利贷,他也要买房子单过。”
黄丽把棉纺厂房子的情况一说,李佳就心动了,她催促林宏伟跟黄丽一起去实地看看。
黄丽想起黄山给了她两万钱,让她帮忙买房子,又听说吴忧在休假,便把吴忧也给叫上。
毕竟房子是她和大哥一起住,她是女主人,也得听她的意见。
吴忧她妈听说要买房子也跟着凑热闹,人群眼看着就壮大了。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走到棉纺厂的小楼下,把正翘首以盼的冯经理吓了一跳。
等他看清是黄丽带着人来时,立马笑眯眯地出来迎接。
黄丽简单地向众人介绍了冯经理,一行人便上楼去看住房。
小楼每层有四户,临街的两户是三室一厅,朝江的两户是两室一厅。
不过,因是十多年前的房子,所以布局不是很合理。
比如两室一厅那套房子,整个房间呈田字布局。
这两个房间各有十来个平方,厕所在厨房深处,只有个五六平方,还有个直条形的小阳台,也没有标准的客厅和餐厅,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拥挤。
这样的房子,三口之家住着没问题,但是有老人一起住就不行了,毕竟房间也不够。
三室一厅和两室一厅的布局差不多,就多了一个房间,客餐厅面积稍微大一点儿。
因为每一层的格局相同,几人就只看了二楼的房子,其他楼层就没去。
看完后,几人在街边说话,冯经理识趣地回到店面里等着,也不催促。
吴忧她妈方婶子率先发言:“两室一厅太窄了,最起码也得三室一厅,而且这价格也高。”
她有个朋友的男人在公安局上班,分了西城的一套带电梯的房子,十楼,她家才补六千块,房子有一百二十个平方,那叫个宽敞气派。
两相对比,她就特别嫌弃这房子。
林宏伟倒是很心动,房子在十字街,下楼就是大街,方便。
离二小也近,走路也就几分钟,还不用过马路,孩子上学基本不用送。
不过,这个价格确实虚高了。
吴忧她妈都没提及门面的事儿。
她自己经历过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年代,也见多了因为投机倒把被抓去坐牢的人,虽然这两年街上做生意的人多起来了,可谁知道未来还会不会变化?
不得不说,从那些年代过来的人对做生意这事儿十分抵触。在他们心里,挣再多钱都不如铁饭碗可靠。
黄丽问吴忧她妈方婶:“婶,你觉得这两套房子多少钱合适?”
方婶略微思考了一下,拿出一个中肯的价格:“这里位置还可以,但是房子也有十几年了,布局也不合理。三室一厅才六十来个平方,最多五千,两室一厅的三千块。”
田梦家的院子六千五百块,姚兰花家的院子一万,虽然不是临街的楼房,但是杏花巷也是东城中心地段,不仅面积大,还有地皮。
这么一比较,棉纺厂的这房子价格确实太贵了。
心里有了数后,黄丽几人就进了门面准备磨价。
双方还没来的及开口,又来了两人要看房子。
冯经理带着歉意的冲黄丽笑笑,又带后来的两人去楼上看房子。
等了二十来分钟,还不见他们人下来,等得无聊,吴忧就说带方婶去店里看下衣服,三个女人又去了悦己,林宏伟就留下等冯经理。
刚到店里,方婶就看上了件靛蓝色的外套,穿着十分合身,在镜子前左看右看,十分满意。
吴忧让黄琴把方婶的旧衣服包起来,自己去结账。
方婶偷偷看了眼价格,吓了一跳,立马就要脱下来。
吴忧笑着安慰她,让她别在意价格。
她妈辛苦了一辈子,养大了她,又替她带大了吴念,给她买好件衣裳也是应该的。
这件外套卖价三百,成本价一百二,黄丽原本打算送她一件,被吴忧拒绝了。
她家这么多亲戚,谁来都送一件,她这店还开不开了?
两个小姑娘是按销售额提成,再加上为了防止账目混乱,所以黄丽等吴忧结完账才从自己的钱包里拿了一百八退给她。
吴忧可是她板上钉钉的嫂子,自家人给成本价没毛病。
方婶原本还嘀咕衣服价格太贵,心里不太舒服,看到黄丽退了钱给吴忧,心里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