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令,不拘一格降人才,寒门子弟亦可入朝为官,他杀名士,强势压制门阀世家。
荀彧,荀文若,曹操最倚重的心腹谋士,出身颍川世家,王佐之才,官拜尚书令。
可最后的结局呢?
不还是被逼饮毒酒而亡?
曹操死后,曹丕继位为帝,曹丕没有曹操那般魄力,他选择与门阀和解,并废除唯才是举的政令,采用陈群颁布的“九品中正制”选拔人才之法,寒门子弟出仕受到打压。
寒门子弟受到压制,门阀开始独大。
最终的结局便是,门阀司马氏发动高平陵之变,直接取代曹魏。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那么问题来了,曹操难道猜不到继承人会向门阀妥协吗?
他大概率是能猜到的。
曹操一早就看出司马懿有“鹰视狼顾”之相,并不是忠心之臣,可曹操为何不直接杀掉司马懿?
大概还是因为忌惮!
这也是他在世时,没有彻底将门阀铲除的原因。
强如曹魏都不敢大肆屠戮门阀,更何况只有一两州之地的刘备呢?
沉思片刻,刘备继续问道:“丞相,假如效仿汉朝,行藩王分封之策,靠宗室掌控地方,能否阻止门阀世家的崛起?”
顿了顿,刘备接着道:“一旦天下有变,各地宗室便立即出兵勤王!”
诸葛亮摇了摇头,神情凝重道:“不可,分封藩王的结局只有一个,那就是再次重演当年汉景帝时期的七王之乱!”
“到那时,门阀或许不足为惧,但宗室子弟的相互厮杀,怕是避免不了。”
“主公忍心看到自己的后世子孙,兄弟阋于墙,为了那至高无上的位置相互残杀吗?”
刘备闻言,顿时哑然。
随即无可奈何地苦涩一笑。
重重地叹了口气,刘备轻声呢喃:“难道这世上就没有彻底消除门阀的计策吗?”
诸葛亮羽扇轻摇,目光看向蔚蓝的天空。
或许有吧,只是他目前还没想到。
此时,一旁的刘禅站了起来,他清了清嗓子,郑重道:“父王,丞相,阿斗心中有一国策,或许并不能彻底消除门阀,但至少能抑制门阀的发展和独大。”
“什么?”
刘备和诸葛亮不约而同的看向刘禅,脸上同时露出极为震惊的神色。
:()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