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
徐晃扬起斧头率先冲了上去,手下的亲卫在生死关头,仿佛激发出潜能,如同一只只野兽上演着困兽犹斗。
徐晃挥着斧头左突右突,将无数兵刃尽数斩断,随即朝着蜀军主将奔袭而至。
正在厮杀的赵云,见到手持巨斧的魏军将领后,手中的银枪来了一记横扫千军,将近身的敌人尽数杀开。
见到赵云的身形,徐晃的心头莫名生出一种熟悉的感觉,但他还是扬起巨斧,斧尖指向前方的白袍将军:“来将通名!”
赵云斜背长枪,握紧缰绳,挺直胸膛,意气风发的隔空喊道:“吾乃常山赵子龙!”
说完,徐晃那双瞳孔当即猛然一缩。
身后的曹魏将士听到名号后,心头顿生退却之意。
赵子龙啊,那个当年在长坂坡连挑五十多位曹魏战将的猛人!
没想到,他今日竟然出现在上庸城的战场上。
徐晃深吸一口气,他自知不是赵云的对手,但为了军队能安稳后撤,只好紧咬牙关喊道:“吾乃徐晃,徐公明。”
身为曹魏阵营的五子良将之一,徐晃有属于自己的骄傲,临阵脱逃的事情他干不出来,即使对手是天下第一的吕布,他也要与其斗上几个回合。
“听说过,来吧!”
旋即,赵云紧握龙胆亮银枪,策马朝着徐晃杀来。
徐晃不敢大意,连忙手持战斧阻挡,霎那间,两人两马交战在一起。
斗将,在三国时期比较常见,其目的是为了鼓舞士气,在这个崇尚武力的年代,两军对垒的将军相遇,必须要面对面畅快淋漓的战一场,继而将名声远扬。
刘禅和血衣卫将士并未参与这场战事,他们策马站在不远处的沙丘上,冷眼旁观的看着断肢横飞、杀伐屠戮的残酷景象。
刘禅的面色有些发白,脸颊微微抽搐,空气中浓烈的血腥味压得他喘不过气,颇有种反胃想吐的感觉。
接下来的战事已无太大悬念,曹魏阵营开始有序后撤,徐晃则是带领亲卫断后。
他与赵云相战三十回合后,顿感气力不济,趁着兵刃交错的间隙,连忙带着剩下的亲卫快速脱离战场。
惨烈的上庸城攻防战,总算是守住了。
看着满地的尸首和痛得打滚哀嚎的汉子们,刘禅的脸颊愈发惨白。
此时的他,从旁观者的角度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战场的残酷。
他总算明白,为何那么多的人讨厌战争。
战争,意味着死亡,意味着要承受失去亲人的痛苦。
即便在战场上有幸生存下来的汉子,大多也是身受重伤,未来的他要用后半辈子,来承受战争给他带来的苦难和伤痛。
“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刘禅低声呢喃自语,缓缓道,“攻城战是最残酷最下策的征战方式,老祖宗所留下的兵法思想都是大智慧啊!”
“如何兵不血刃的解决敌人的有生力量,快速有效的消弭敌人的威慑,将战损比降到最低,才是战争最高的指挥艺术。”
刘禅默默想着这些,不知不觉间,夕阳逐渐西下。
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满地的残骸和断刃在斜阳的映射下,显得无比凄凉,映入眼帘的是无尽的悲伤和弥漫在大地上的满目疮痍。
刘禅带着血衣卫来到赵云身边,看到后者的白袍被染红,当即心头一沉,刘禅连忙扶住他,惊呼道:“四叔,你受伤了?”
赵云摇了摇头,低声道:“少主勿急,这身上都是敌人的血迹,我没事。”
闻言,刘禅这才松了口气,随后轻声问道:“这一战,骑兵死伤多少?”
赵云垂下头,轻叹道:“死伤近八百人”
刘禅几乎倒吸一口凉气,他紧紧抿着唇,胸口有种窒息感。
仅仅一场突袭战,便让蜀军骑兵伤亡了近乎五分之一,这战损比怎么能不让人心痛?
人心都是肉长的,行军的这些日子,许多兄弟的面容都深深印在了他的脑海中,这其中不乏有沉稳的壮硕汉子,有刚刚踏上战场的年轻人
而如今却是有不少人,长埋在了这片人间地狱之下。
刘禅努力让自己变得平静,他沉默半晌,呼出一口浊气:“四叔,我们先进城再说吧。”
赵云点头,随后长枪高举,冷喝道:“众将士,入城!”
上庸郡乃三国风云际会之地,古朴且悠长,它西接汉中,东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