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禅暗暗吐槽的同时,台下将士们顿时神色激动,士气高涨。
“战!”
“战!”
“”
刘备扫视众将士,满意地点点头,随后接过传令兵手中的大纛,深吸一口气,如雷鸣般高声呼道:“众将听令,开拔!”
四五万大军开拔的动静不小,不可能说走就走,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各个营地的军粮先行出动,外加兵器战马,许多都是要先运往前线的。
在这个冷兵器时代,军队间的战斗几乎是以战阵为主,除非将军有出列斗将的需要,否则是绝对禁止个人英雄主义的。
军队的前进或者后退,各个兵种间的相互配合,都要依靠令旗发令,任何人都不得随意脱离队伍,擅自与敌军厮杀,否则便是违抗军令。
而违抗军令的下场只有一个。
那便是死!
大军开拔,校场的营盘内一片忙碌,号角长鸣时,军队开始缓缓移动。
沉重的脚步声如闷雷般响起,蜿蜒如同长蛇般的队伍如同汹涌的洪流,浩浩汤汤踏上征程,他们的身影逐渐消失在成都官道的尽头,那勇往直前的气势令人心颤。
目视军队远去后,刘禅独自来到校场的军帐内,定定的看着眼前偌大的沙盘。
早在刘备出征前,刘禅便将沙盘的制作提前透露给了他,并送上夷陵战场的新沙盘。
按照历史的发展轨迹看,刘备此次东征,与东吴决战的地点应该还会设在夷陵,那里也将是刘备的羁绊和噩梦。
历史上的夷陵之战,东吴派出大都督陆逊对峙刘备,陆逊步步为营,故意示之以弱,引诱刘备步步紧逼。
于是,骄纵的刘备,犯下了行军大忌,将军队驻扎在密林深处。
结果一场大火,将刘备的三百里连营,烧的渣都不剩,四五万军队惨败,蜀兵损伤殆尽,落寞的刘备最终退守白帝城,调诸葛亮前来托孤。
魂穿后的刘禅,带着记忆来到这个时代,自然不会让悲剧再度上演。
这一世,他要在成都运筹帷幄,步步筹谋,助刘备干掉陆逊,夺回荆州!
相比于前世,刘备在这一世的筹码很多,此时武圣关羽没有陨落,多谋好断的法正也没有病死,再加上有猛将张飞的援助,都能为此次东征增加不少的胜算。
就在刘禅思索间,手持鹅毛羽扇的诸葛亮,悄然走进了营帐。
“太子殿下”诸葛亮躬身道。
刘禅看了诸葛亮一眼,努力挤出嘴角一丝笑意:“丞相,你来了。”
见刘禅眉梢紧蹙,诸葛亮轻声问道:“殿下在为主公东征之事所忧虑?”
刘禅点点头,轻叹道:“父皇东征,虽说占了天时,但不得地利,与东吴的这场会战怕是胜负难料啊!”
诸葛亮惊异的看了他一眼,轻声道:“有孝直在,出不了大乱子,纵然征战不顺,也不会遭遇大败,殿下无需过于担忧。”
刘禅并没有放松警惕,反而一脸认真的看向诸葛亮问道:“丞相,你觉得东吴会派谁来应战?”
“自然是大都督,吴下阿蒙。”诸葛亮笑着道。
“吕蒙吗?”刘禅摸索着下巴,陷入了沉思。
历史上,关羽战死麦城后,民间谣传东吴大都督吕蒙身染重病,不久便去世了。
吕蒙之死的说法众说纷纭,其中流传最广的是关羽追命说,言及孙权取得荆州后,为吕蒙设宴封赏,然而宴席上吕蒙被关羽的魂魄缠绕,突生恶疾,最终七窍流血而死。
吕蒙是东吴的第三任大都督,他的死距离夺回荆州并没有多长时间,实属有些过于巧合。
当然也不排除孙权容不下功臣的可能性,毕竟他擒杀了关二爷,给东吴带来了祸端。
然而这一世,吕蒙并没有死。
或许是因为传说中的蝴蝶效应,或许历史上他的死另有隐情。
总之,现任的东吴大都督仍然是吕蒙。
刘禅神情犹豫挣扎,呢喃道:“如果是吕蒙的话,夷陵之战的历史怕是要改写了。”
论武力军事,吕蒙的能力应当在陆逊之上,但从战略眼光和谋略来看,陆逊要比吕蒙强得多。
刘禅看向诸葛亮,认真道:“丞相可知江东大族陆家?”
诸葛亮点点头,轻摇羽扇,缓缓道:“自然,江东四大士族,分别是顾家、陆家、朱家和张家,早年庐江太守陆康便出自世族陆家,宗族势力在江东名声显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