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西,又叫陇右,位于魏国边界,自古乃兵家必争之地。
陇西隶属于魏国的雍州,与匈奴、羌族等势力接壤,可谓鱼龙混杂,许多情报工作在此展开。
陇西之所以重要,是因为那里有着名的山丹军马场,在此组建骑兵,可沿着河西走廊直下,直插长安。
当年董卓便是在陇西蓄积力量,组建“飞熊军”,趁着长安内乱时,率领铁骑扫灭何进势力,控制长安的汉献帝,掌控朝堂,于是陇西便成了诸侯必争的风云之地。
西凉八郡,与蜀国接壤的有三个郡,分别是陇西郡,扶风郡以及天水郡。
历史上,诸葛亮计收姜维便是在天水郡,马谡大意失街亭在安定郡,而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则是在扶风郡。
刘禅想要发动对西凉的战事,最先要抢占的有两处要塞,一是陈仓,二是祁山。
当年汉高祖刘邦出川之时,淮阴侯韩信用了一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一举击溃章邯的部队,而历史中的诸葛亮为了北伐,先后六出祁山,最终含恨陨落。
由此可见,想要以最快的速度奇袭这两处要塞,也绝非易事。
出祁山后,大军便可以直指陇西。
拿下陈仓,蜀军就可以直插长安。
刘禅指着沙盘上的某处城池,沉声道:“陇西守将名为马遵,你应当认识,此人并无大才,兼任天水太守,我等蜀军大军压境时,他定望风而逃,不足为惧…”
马超点点头,虽说他俩都姓马,但并无血缘关系,马遵此人他也有所耳闻,胆小怕事,我禁不住事。
“我们唯一要提防的,是天水郡的功曹姜冏,此人忠心耿耿,有武力,性情刚强,有情有义,对于此人,我只有一个要求,抓活的…”
马超微怔,不解道:“为何?”
“此人忠义无双,公嗣自有大用。”刘禅神秘一笑,轻声道。
刘禅并没有把话说开,姜冏此人虽说忠义,但其才能算不得出众,刘禅想要得到的是他的儿子。
姜维,姜伯约。
作为蜀国后期诸葛亮的亲传弟子,他的能力放眼整个三国,绝对是超一流的存在,历史上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后,姜维硬是独扛兴复汉室的大旗,替蜀汉延长了数十年国运。
蜀国灭国那一年,姜维更是以一敌二,对抗魏国两大军事天才,死守剑阁,不让钟会前进一步,即便邓艾偷渡绵竹成功,逼迫蜀后主刘禅投降,姜维也没有放弃最后反击的希望。
他给已经投降的刘禅书信上这样写道:愿陛下忍数日之辱,臣欲使社稷危而复安!
看看,多么决绝的气魄!
自己的国家都灭亡了,国君都已经投降,他还想为了心中的念想,为了诸葛丞相的遗志,做最后的一博!
最终,姜维虽然失败了,但他用自己的性命,硬是拖着魏国两大军事天才陨落,为自己殉葬!
邓艾灭蜀又怎么样?钟会是魏国大将军又如何?
陪我姜伯约一起死吧。
这便是姜维算尽人心的最后一计,一计害三贤!
故事的开头,是“老将军,可知天水姜伯约?”
故事的结尾,是“吾计不成,乃天命也!”
不,故事远远还没有结束。
1700年后的天水市,后世的人为了纪念姜维,将首列轻轨命名为“伯约号”。
现在乘坐高铁,成都到西安不过三个小时,而诸葛亮和姜维却走了一生都没有走到。
成都到西安的二等票价是263元,而这个数字,恰好是对应姜维的人生走到终点的这一年,同时这一年蜀汉灭亡。
或许这就是蜀汉的情怀和浪漫吧。
姜维的人格魅力在于,他从来都没见过汉昭烈帝刘备,但却为了兴复汉室,为了诸葛丞相的梦,奉献了自己的一生。
他是理想主义者,为了蜀汉流尽了最后一丝鲜血,他给了四百年大汉一个体面的落幕。
“殿下,殿下…”
就在刘禅失神间,马超反复喊了多次,他才从记忆中回到现实。
定了定神,刘禅神情坚定,说道:“马叔,你我兵分两路,连夜闪击陇西郡,我率领精锐出祁山,马叔带领精锐拿下陈仓,然后马不停蹄,挥师直指陇西、天水一线,无论谁先拿下天水,那个姜冏给我留着,任何人都不能动!”
这一次,他要先行寻到姜维,弥补历史的遗憾!
:()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