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中的天水城,如同巨大的黑色幕布,月光小心翼翼地探出脑袋,洒下浑浊不堪的清辉,月光朦胧诡异,仿佛给这座伤痕累累的城池,蒙上诡异的薄纱。
此时的姜囧如芒在背,神情变得愈发不安。
“等等。”
就在刘禅刚准备离去时,姜囧忽然叫住了他。
刘禅不耐烦地看了他一眼,皱眉道:“姜功曹还有话说?”
姜囧黯然神伤,只见他支支吾吾,薄唇微微有些颤抖,半晌后他咬着牙叹道:“殿下恕罪,方才那不成器的少年,正是正是犬子姜维。”
刘禅闻言,震惊地瞪大了眼睛,满脸不可思议道:“什么?姜姜维?”
正所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他原本以为姜维没在天水城,想着今夜之后问问姜囧那孩儿在哪,谁知竟如此碰巧,自己今夜遭遇了姜维的暗杀。
这让刘禅心中顿时涌起万千思绪,天水姜伯约,胆大心细,果然名不虚传。
既然确定了是他,就更不能让他轻易逃了,当然也不能让这位未来的肱骨之臣受到任何损伤。
姜囧鼓起勇气,内心正激烈的挣扎:“殿下,老夫如今一把年纪了,死则死尔,无惧天地,可那犬子正值少年,他还有大好的未来,不应随老夫埋葬于此”
“老夫自知犬子犯下大逆之罪,殿下想要出气,尽管拿老夫的性命顶罪,只求殿下能放犬子一条生路,任其于天地间飘零”
刘禅心下烦躁,不愿跟姜囧多说什么,随后猛地转身,朝身后赵统下令。
“赵兄,命令血衣卫全体出动,封锁天水城,从此时起紧闭城门,任何人不得出城!”
“另外,立刻与霍弋取得联系,搜寻那少年的下落,给我抓活的!”
赵统领命而去,顷刻间血衣卫如潮水般朝着天水城的各处要道奔去,迅速将要道封锁起来。
刘禅站在原地,皱着眉头陷入了沉思。
姜维此人恩怨分明,乃坚毅勇猛之辈,他富有谋略,忠心尊师,若要收降他,怕是要多费一番口舌。
刘禅忽然想起历史上的诸葛亮在招降姜维时,搬出了一尊重量级别的人物。
姜维的母亲。
姜维是至孝之人,他出身名门大姓,通晓儒家经典,比较听从母亲的话,故而诸葛亮设计擒姜维时,让其母亲劝他投诚汉室。
想到这里,刘禅转身询问姜囧道:“功曹之妻,姜夫人可在城中?”
姜囧闻言,一头雾水。
幸亏站在他面前的是刘禅,若是曹孟德站在此处说这种话,他必须得提防一下。
“家妻在城内。”姜囧回答道。
于是,刘禅赶紧命人将姜维的母亲请了过来。
没过一会儿,姜母被请过来,她虽年过四十,却依旧风姿绰约,气度不凡,显然是大家出身。
细细看去,规整的发髻中夹杂着几缕若有若无的银丝,红唇不点而朱,深紫色的长裙在月光的映射下,彰显着她的尊贵身份。
见到姜母,刘禅不敢怠慢,恭敬地朝她行晚辈之礼:“禅见过姜夫人。”
姜母看向姜囧,不明所以,姜囧连忙苦笑解释道:“夫人,此乃刘皇叔之子,天水城今夜便是被他所破。”
姜母闻言大惊,连忙道:“原来是刘皇叔之子,快莫要施礼,折煞老妇了。”
刘禅自知时间宝贵,也不拖沓,将今夜天水城之事和盘托出,若是姜囧和姜母两人前去劝说姜维,或许姜维能放下手中长弓,向自己投诚。
“姜夫人,如今天下之势汉室凋零衰微,曹魏篡汉当属逆贼谋逆,家父乃汉室正统,对百姓有仁爱之心,对将士秉承仁义,志在兴复汉室,解救天下苍生”
“还望夫人以天下百姓为念,劝说姜维兄弟弃魏降蜀,禅自当将其以兄长相待,提拔重用,此生绝不背弃!”
闻声,姜母深吸一口气,她看着刘禅,眼中闪过一丝犹豫。
但她看到刘禅目光中求贤若渴的神情时,终于下定决心,微微点头道:“老妇久居深院,不懂天下朝堂之事,亦不愿掺和诸侯争霸,但老妇素闻刘皇叔仁义,勤政爱民,颇有仁德,如今殿下攻破天水,又秋毫无犯,可见其爱民如子之心”
“既然殿下觉得吾儿是可造之才,老妇便劝降试试,他自幼受我教导,深知忠孝节义,想必懂得分寸。”
刘禅闻言大喜,躬身道:“如此,便麻烦姜夫人了。”
深夜,姜维与句扶